到家
路遠都無信,
燈花亦未知。
晴看寒食近,
歸及牡丹時。
親卻俱差健,
兒猶不解癡。
在家貧亦好,
雪夢幾相思。
路遠都無信,
燈花亦未知。
晴看寒食近,
歸及牡丹時。
親卻俱差健,
兒猶不解癡。
在家貧亦好,
雪夢幾相思。
路途遙遠一直沒有音信,連燈花也未顯預兆。晴日里看寒食節臨近,歸來正趕上牡丹花開時。父母親都還算健康,小兒還不懂我思鄉的癡念。在家即使清貧也很好,多少次雪夜夢中把家思念。
燈花:古人認為燈芯結花是吉兆,此處指未獲歸期的預兆。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兩日,禁火冷食,此處指節令臨近。
差健:略為健康,指身體狀況尚可。
癡:此處指思家盼歸的深切情感。
雪夢:雪夜中思念家鄉的夢境。
此詩應為詩人長期在外、歸鄉后所作。詩中“路遠無信”“雪夢相思”可見歸前的牽掛,“親健兒癡”“在家貧好”則寫歸后的踏實,反映詩人對家庭團聚的珍視。
全詩緊扣“到家”主題,從歸前無信的懸念,到歸及時令的巧合,再到家人安康的細節,層層遞進,最終以“在家貧亦好”收束,直抒對平凡團圓生活的滿足,情感真摯動人。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太乙來過子政家,貧居何物是生涯。杖端吹著青藜火,照見寒梅一樹花。
寺老柳遮塔,雨多春礙船。
懸崖一枕傍云樓,入夜珠泉灑未休。幾曲畫眉天欲曙,半鉤殘月在巖頭。
白下春容減,紅亭麗日升。暫邀蕓閣彥,相送草堂僧。輦轂同文會,旃檀異德稱。詩名隨處滿,華幄自天承。久被宸衷眷,仍推講座登。離宮頻召對,前席譽材能。尚食供蒲饌,禪宗問葛藤。龍河朝洗缽,鹿苑夜傳燈。般若翻神貝,袈裟出御繒。抽毫聯百詠,揮麈竟三乘。凈灑銀河水,清涵玉井冰。虛空常湛湛,行往獨兢兢。陟屺懷芝壟,瞻云別蔣陵。綸音旌孝德,珍翰誄先堋。寸草慈暉映,雙林瑞露凝。逍遙無俗慮,攀餞有佳朋。祖帳瓊花墜,皇京寶樹層。江流杯浩渺,巖戶錫飛騰。綺散煙霞動,珠含海水澄。虎溪從惠遠,牛渚待袁宏。莫厭塵緣混,終知雅頌興。澹湖吟賞遍,來就鶴書徵。
明月共千里,一溪君獨幽。此時堪著屐,何處有藏舟。猿鶴聲如答,藤蘿影漸收。小山今寂寞,愿子勿淹留。
白日紅塵渾不到,金城坊里托幽居。家貧頗類賢人巷,地靜何煩長者車。近郭好山青映戶,小橋流水綠通渠。衣冠鄰曲皆鄒魯,來往清言數起予。
昔余游羅浮,曾過奉宸橋。是時九月中,萬里涼風飄。遺殿鎖秋煙,黃龍不可招。還顧望瑤池,仙侶何逍遙。遺榮長自貴,浮艷不終朝。如何道旁子,鞍馬恒自驕。
隆儒殿閣對橫經,咫尺清都雨露零。見說文星環北極,人間無路仰天庭。
學劍攻書漫自奇,回頭三十六年非。春風萬里衡門下,依舊并州一布衣。
窗外梅花落素英。隔簾啼鳥弄春晴。斷腸芳草又青青。獨倚畫鸞愁日暮,半籠金鴨怯寒生。閑思心事暗傷情。
月寒如水。梅破新年香更美。人已迢迢。夢可團圓渡一宵。魂兮歸未。簾動燭搖風細細。讀罷離騷。且問重泉怎寂寥。
石角篙無力,灣環似二禺。劃天多鐵壁,拔地即香爐。花墮千尋藥,藤交百道須。時時巖洞里,飛出片帆孤。
富州春再見,風月款平分。翠竹曾留我,紅梅獨對君。遣書成掛劍,揮涕屢沾巾。千里佳城閉,哀笳不得聞。
士有從師樂,諸兒卻未知。欲行天下獨,信有俗間疑。秋入川原秀,風連鼓角悲。目前?犬類,未必慰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