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韻簡趙簿
相逢傾蓋幾何時
世俗于君亦詭隨
但覺文名驚朽鈍
徑令詩腹化神奇
別來已賦三秋句
久欲尊為一字師
洗耳正須過習簿
強于太乙夜燒藜
相逢傾蓋幾何時
世俗于君亦詭隨
但覺文名驚朽鈍
徑令詩腹化神奇
別來已賦三秋句
久欲尊為一字師
洗耳正須過習簿
強于太乙夜燒藜
我們偶然相逢不過片刻時光,世俗之人對你也曲意逢迎。只覺得你的文名令我這愚鈍者驚嘆,你的詩作直讓我詩思變得神奇。分別以來我已寫下秋日的詩句,早就想尊你為一字之師。我正洗耳恭聽你的指點,這比太乙星夜燃藜授書更有意義。
傾蓋:兩車相遇,車蓋傾斜,比喻偶然相遇。
詭隨:曲意逢迎,這里指世俗之人對趙簿的附和。
朽鈍:愚鈍之人,詩人自謙之詞。
三秋:秋季,亦可指時間長久,此處指分別后的秋日。
一字師:能訂正一字之誤的老師,指趙簿才學高超。
太乙夜燒藜:典出《三輔黃圖》,傳說太乙星持藜火為劉向夜授書,后指學問傳授。
此詩為詩人與趙簿相交后分別期間所作,以詩簡(書信)形式寄贈,反映了二人因文才相契的交游背景,詩人借詩表達對趙簿才學的欽慕。
全詩主旨為推崇友人趙簿的文才,表達向其學習的誠意。詩中以日常交游切入,用典自然,情感真摯,體現了宋代文人以詩會友、切磋學問的雅趣。
薄冷催霜,碧空豁、飛鴻斜度。□九日、御風絕頂,下看塵宇。滕閣芳筵箋筆妙,龍山勝踐旌旗駐。料山靈、也要可人游,成佳趣。吹帽墮,羞千古。題餳字,非吾侶。卻坐間著得,煮茶桑苧。萬里寒云迷北斗,望遠峰夕照頻西顧。且滿浮、大白送黃花,劍休舞。
男兒三十氣吞牛,漏盡鐘鳴走未休。不問征西并處士,山中一樣土饅頭。
節遇中秋挾日馀,哲人來契夢熊時。神澄曉露珠凝彩,氣爽秋風桂有枝。歌褲始喧清贛曲,使星還照碧湘西。太平天子方求舊,但指松椿祝壽祺。
病過春光兩月程,幾番風雨幾番晴。不知開到何花樹,今日才聞燕子聲。
長河北來勢洶洶,呂梁洪頭石礱磫。奔沖蕩嚙自悍激,到此那能不神悚。一從禹王開鑿勤,萬年常睹圣功存。回濤障瀾自今古,鼎鼎森列雄乾坤。平原汗漫川靡靡,疏滌臣勞亦堪紀。神都翼翼儼天上,驛傳侯荒總經此。我明朝貢通萬邦,舳艫千里遙相望。天馬已聞自西域,明珠復見來炎方。天馬明珠自珍異,常賦由來重邦計。吳鹽越米時經行,賈舶商舟日來去。什百牽挽勞夫丁,一唱千和無停聲。頃刻波濤不相若,舟中往往呼神靈。我來正值淮水溢,濁流渾渾盤渦折。舂撞震蕩驅萬牛,舟行溯流論丈尺。炎風吹日煙埃黃,舟人舵師汗流漿。卻望茲洪若天塹,使我未到心憂惶。豈知及茲水平緩,淵淪無復嵯峨見。故人相候慰行役,令我寂寞開笑臉。天風助我吹征帆,日落已見徐州山。安流幾折復湍急,愁看孤舟偃當側。人生憂喜準莫擬,始信從來行路難。
同人少相哭,異類多相號。始知禽獸癡,卻至天然高。非子病無淚,非父念莫勞。如何裁親疏,用禮如用刀。孤喪鮮匍匐,閉哀抱郁陶。煩他手中葬,誠信焉能褒。嗟嗟無子翁,死棄如脫毛。
玉城春不夜。映月璧寒流,燭蕖光射。鰲山海云駕。擁遨頭簫鼓,錦旗紅亞。東風近也。趁樂歲、良辰多暇。想陽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嬌桃冶。堪畫。紗籠夾道,露重花珠,塵吹蘭麝。歌朋舞社。玉梅轉,鬧蛾耍。且繭占先探,芋郎戲巧,又卜紫姑燈下。聽歡聲、猶自未歸,鈿車寶馬。
綠滿平疇紅滿堤,輕舟淺水尚湖西。林花和雨一齊落,山鳥呼人到處啼。五簋佳肴非應客,一囊詩句但謀妻。筠籠采得楊梅熟,滿袖溪云兩屐泥。
宿世含毫自右軍,池頭秋色照鵝群。吳中驟貴烏絲紙,海內爭傳白練裙。片石嵯峨枯樹賦,千金零落送梨文。空馀太極臺前榜,大筆高懸駐彩云。
曾是常山裔,難為舜水流。平生無所忤,垂老復何尤?躑躅魂安在,模糊骨孰收。徒揮兩行淚,潛與吊千秋。
且莫唱君楊白花,聽我西湖竹枝歌。竹枝青青多竹節,楊花輕白奈君何。
勾吳之墟東海頭,戚子為卜村居幽。海上風物自軒豁,回溪隱洑那知愁,更有此地堪藏脩。海氛四時襲衣屨,滃霧流云滿庭戶。蕩漾初看水色動,熹微已覺扶桑曙。方壺圓嶠空沉沉,安期羨門何處尋。秋風快睹鵬翼奮,月夜獨和蛟龍吟。莊生已辨逍遙游,乾坤仰止宣尼桴。潮生潮落自旦暮,靜觀元化同悠悠。戚子近官山水邑,眷懷舊廬心為惻。政成他日賦歸來,應長珊瑚幾許尺。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能迷非常迷,安得長相似。從來未曾悟,故說妄無始。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分別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東風綠水動微波,晚泊灘頭理釣蓑。喚起江湖昔年夢,一帆寒雨聽漁歌。
老子來無一把茅,居然得此好洼坳。開塘謹避蛟龍窟,伐樹須存烏鵲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