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校正送鸚鵡
山中寂寞無與語,
隴客適從何許來。
每慨俗人言少味,
寧知凡物忌多才。
關山坐隔月千里,
湖海相忘酒一杯。
畢竟與渠毛羽別,
窺簷群雀漫驚猜。
山中寂寞無與語,
隴客適從何許來。
每慨俗人言少味,
寧知凡物忌多才。
關山坐隔月千里,
湖海相忘酒一杯。
畢竟與渠毛羽別,
窺簷群雀漫驚猜。
山中寂寞無人交談,這只鸚鵡不知從何處而來。常感慨俗人言語乏味,哪里知道凡俗之物忌諱多才。關山阻隔相隔千里之遙,湖海相忘共飲一杯淡酒。到底我與它羽毛不同,屋檐下群雀徒自驚猜。
隴客:鸚鵡的別稱,因鸚鵡多產自隴西地區而得名。
適:剛才,方才。
何許:何處,哪里。
慨:感慨。
寧知:哪里知道。
坐隔:因相隔而阻隔。
渠:代詞,它(指鸚鵡)。
窺簷:窺視屋檐。
漫:徒然,空自。
此詩應為詩人與友人汪校正交往時所作。汪校正贈鸚鵡,觸發詩人對山中孤寂生活的感慨。結合詩中‘俗人言少味’‘凡物忌多才’等句,推測創作于詩人遠離世俗紛擾、或因才德遭忌的時期,借鸚鵡寄寓對世態的觀察與個人心境的表達。
全詩以鸚鵡為線索,由鸚鵡之來引發感慨,借鸚鵡‘多才遭忌’的處境,暗喻有才者易被世俗猜忌的現實,同時通過‘與渠毛羽別’表明自身不同流俗的品格。語言含蓄,托物言志,是一首借物抒懷的佳作。
悶依詩釋,愁憑秦說,肝膽何分秦越。峭寒仍做去年春,怎禁得,窗風策策。隃麋香溢,衍波箋滑,欲寫君書淚滴。遠人已是斷音塵,雁不繞,巴渝天窄。
頻年種豆繞幽居,深巷蕭條意不如。日晏炊煙分井臼,春前草色上階除。清時自分耽詩癖,白晝休嫌生事疏。祇憶桃源種桃者,秋江多致鯉魚書。仙館縈紆洞壑幽,草堂三日為君留。白鷗波浪春江夢,玄豹文章霧雨秋。誰謂阮生多曠達,亦知賀監最風流。才高不得題鸚鵡,重儗登樓賦未休。玉山樹色倚青冥,灑閣風微酒易醒。移席絕憐江柳碧,鉤簾更愛竹書青。白云盡日春團蓋,靈石何年夜隕星。卻笑虎頭癡絕甚,盡將詩句寫秋屏。海上青山積翠嵐,望中云氣似湘潭。水光入夜樓陰直,月色當江樹影涵。只惜鄭莊能好客,亦知王衍愛清談。誰云酒債尋常有,我得詩名取次慚。
六尺形軀銷瘦,十年故舊西東。試問市橋官柳,別來幾度春風。
天地窮時事不窮,最傷心處是涼風。少年每下悲秋淚,投老情知淚亦空。
瘣木生癭丑茵肥,巖屏潑翠鎖煙霏。眼明四疊龍潭瀑,界破青山匹練飛。
昆吾纖刃刻芳菲,玉女新拋織錦機。無質易隨清露滴,有情應化素云飛。青腰霜下蟾房冷,皓首天邊鳥使稀。最憶齊州舊游處,日斜雙槳折花歸。
幽軒重構北溪灣,云鎖衡門白晝閒。點易曉研花上露,推窗時看雨中山。捲簾樹色侵書幌,繞屋泉聲響佩環。燕處超然多雅趣,客來尊酒共怡顏。
名實分先后,窮通若白皂。或簪纓于朝,或以巖穴老。巖穴厭紛埃,簪纓薄枯槁。達人自大觀,時行匪二道。時行何寥廓,劉子眼相青。公卿虛左席,皎皎玉壺冰。揮麈闡秘奧,心胸羅繁星。一朝辭燕市,南去渡滄江。劍光寒夜月,煙雨迷瀟湘。乾行如走丸,氤氳何南北。把臂竟無言,勿忘相開迪。
游絲裊裊亂鶯梭,茅屋新成燕子過。春到北堂苔似錦,雪消南浦水如羅。莊生夢偶沖花破,靖節情非為酒多。日暮高樓望千里,漢臺秦館正樵歌。
剪蠟勻脂別樣妝,吐芳先與探春光。為緣骨相天然好,所欠江頭細細香。
九夷辟地識遺賢,白帽端居木榻穿。卓行至今推有道,建安詞藻漫流傳。
尹虞卿,樊祖訓。明仲季蒙,子恂子潤。漢卿共、信仲官人,乃清河一姓。程德容,李漢臣。十個吾儕,盡皆文俊。勸諸公、名利灰心,早修完性命。
山郊回望永安城,白石黃沙舊路平。樹老空山無落葉,泉通幽澗有馀聲。明樓突兀中天見,神道逶迤上界行。下馬紅門分徑入,四陵云氣正縱橫。
王母戴勝凌弱波,上元夫人持底過。雙成拍手為余唱,少壯幾時柰老何。
松庵寂寂老僧閒,萬壑千巖指顧間。笑殺孔門憂世客,西風塵土變朱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