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雨再用韻
生計蕭條老杜陵,秋風檢點又東屯。
碧云句好山圍屋,黃葉村深僧扣門。
雨滑且留煨芋栗,夜長聊欲話田園。
棹歌笑指風僧耳,已喜聞思斷一根。
生計蕭條老杜陵,秋風檢點又東屯。
碧云句好山圍屋,黃葉村深僧扣門。
雨滑且留煨芋栗,夜長聊欲話田園。
棹歌笑指風僧耳,已喜聞思斷一根。
生活困窘如老杜客居杜陵,秋風中我又來到東屯。碧云詩句美妙,青山環繞著房屋;黃葉飄落,幽深村落里僧人敲響柴門。道路濕滑,且留下烤芋栗;夜長無聊,姑且談談田園之事。我笑著唱著棹歌,風聲在耳邊作響,仿佛已聽聞塵思斷了一根。
老杜陵:杜甫曾居杜陵,此處以老杜陵自比,形容生活困窘。
東屯:地名。
碧云句:指美妙的詩句。
煨芋栗:烤芋頭和栗子。
棹歌:行船時所唱之歌。
聞思:佛教語,指由聽聞教法而產生的思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生活較為困窘的時期,可能在鄉村隱居。當時或許是秋季,詩人在東屯遇到僧人,與之交流,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在困窘生活中的閑適心境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體現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誰言似病元非病,一日之間行四時。不用文殊來問疾,個中實怕有人知。老身危似草頭露,疾勢來如江上潮。寒熱自無安著處,不然何以脫今朝。
滿眼春光萬物華,小橋楊柳近人家。誰將上下樓臺月,化作金蓮一夜花。
西風淮右過,客子意如何。夕照長堤曲,秋生平楚多。衰柳連古驛,落葉下滄波。掛席飄然去,誰知鼓枻歌。
君行千里無幾微,六見月掛珊瑚枝。山猿野鶴俱無恙,獨有梅花欠數詩。
忍犯春寒破曉行,尖風料峭雨微冥。大屯一角渾如睡,寂寂青山喚不醒。自慚不解陬隅語,遠道多勞問訊頻。我自看山來海外,錯呼玉局是詩人。逢人但道家居好,偷息寧知鴆毒悲。莫說樹人說樹木,冬青不種種相思。轣轆聲中去路遙,春愁黯黯獨魂銷。匆匆十日三經過,識得征人是板橋。絳皮細裹紅金肉,歲晚香生白定甌。今日桃園真在望,那堪抱蔓使人愁。天漏都無一日晴,如何翻覆太分明。一車鄉午過新竹,卻少瀟瀟聽雨聲。喚賣聲聲入耳頻,一擔薇蕨雨馀春。誰知采得香盈掬,不是西山山上人。老境如君真爛熳,臨風側挺自夭斜。天教來與芳菲斗,紫蔗經春盡著花。到此陡令心黯淡,投膠無術恨偏多。獨清終古靈均死,舉世滔滔奈汝何。地辟野真無曠土,令行國亦少游民。如何崔浩嚴流品,待遇終殊內地人。
凈名庵畔水簾谷,萬仞蒼崖漱寒玉。布衣如簾窣地垂,更有鶯聲如度曲。
仰陟萬山巔,俯躡絕洞底。磊磊山上松,??澗中水。山重水更復,登降良無已。茅屋有愚公,掬水茹松子。愚者不物役,爾智物役爾。
君不見故宮燕,春雨秋風幾回轉。宮中風雨長蓬蒿,飛入宮墻繞虛殿。穿簾度閣羽差池,盡日呢喃人未知。柳綠乍銜千尺絮,花開仍拂萬年枝。玉階寂寞罘罳冷,畫棟差池春燕影。歲歲營巢竟不成,春來秋去誰曾省。可憐此度秋風早,整頓毛衣猶自好。裴徊欲別未央宮,萬戶千門忽如掃。鐘虡何年去洛陽,仙人辭漢淚成行。最苦西飛雙燕子,回頭不見舊宮墻。
小閣絕纖埃,巖隈際水隈。池波清浴月,林鶴老巡梅。茶煮團名雀,琴彈曲作雷。戴逵高興在,良夜喜同陪。
片玉可以琦,奚必待盈尺。匹夫可以豪,奚必待正席。深山一羽衣,衡門一逢掖。高風薄叢林,清歌散泉石。相者皆舉肥,我心痛如刺。
天風吹廣袖,松寮乍倚,奇氣頓蟠胸。似曾相識處,偏不分明,山色有無中。清游屢倦,算者番、健撇枯筇。但怪得、銘忘瘞鶴,絕壁亂苔封。匆匆。沙鷗臥雪,陣雁啼霜,伴吟肩獨聳。飛盡了、嵐光煙翠,海鏡涵空。長歌待喚魚龍聽,又怒潮、驚起疏鐘。殘醉醒,一江淡月孤篷。
多病光陰負罪身,天恩今許作閑人。堂堂千載蹉跎去,了了余生涕淚新。草木力微安得療,江湖心遠更相親。衰年那有酬知日,歸種山田算一民。
清明才過翠眉低,竟日悠揚路不迷。舞蝶偶同游綺陌,飛花常伴葬香泥。風回水檻飄難定,雨壓山橋落更齊。羌笛倦吹春已老,離人愁聽子規啼。
南浦誰家薦綠蘋,野棠又發楚山春。滿城芳草煙和雨,江燕飛來似識人。廣陌青樓楊柳新,鶯花時節可憐人。至今漢上多游女,笑折疏麻贈所親。
良宵永,秋氣入銀屏。撲流螢。梧桐樹下,芙蓉溪上,有人乘興坐搊箏。風淡淡,水泠泠。手持生綃紈扇,仰面看雙星。愁無定。醉酒不須醒。嘆多情。悲哉宋玉,嘹嚦雁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