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話別
一雨桐江滑,佳哉月一篷。
歸猶慙怨鶴,悔不蚤冥鴻。
涉世書無用,尋山酒有功。
諸人如見問,貧耳卻非窮。
一雨桐江滑,佳哉月一篷。
歸猶慙怨鶴,悔不蚤冥鴻。
涉世書無用,尋山酒有功。
諸人如見問,貧耳卻非窮。
一場雨讓桐江水面變得光滑,月色下一葉篷舟真是美妙。歸來仍慚愧像那哀怨的鶴,后悔沒有早像高飛的鴻雁隱居。涉足世間覺得讀書無用,尋訪山林美酒倒有功效。如果眾人問起我,就說我只是貧窮卻并非潦倒。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桐江:水名,在浙江桐廬縣北。
慙:同“慚”。怨鶴:化用“遼東鶴”典故,有歸隱不得的哀怨之意。
蚤:同“早”。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避世隱居的人。
涉世:經(jīng)歷世事。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經(jīng)歷了世事滄桑,對現(xiàn)實有所不滿,產(chǎn)生了歸隱山林的想法,在與友人話別時寫下此詩,抒發(fā)內心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涉世的反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特定心境下的創(chuàng)作風格。
大帶深衣,緇冠素履。籍以紙衾,覆以布被。一物不將,斂形而已。其人伊何,履齋居士。
良朋官廨傍河隈,踏岸相尋特地來。日暮不煩燒絳燭,酒樽好對月明開。
墓頭古樹號秋風,墓底幽人萬慮空。獨有詩魂消不得,夜深來訪竹溪翁。
龍躍戎府,玉耀蕃宮。歲淹豫野,璽屬嬪中。江波澈映,石柏開文。觀毓花蕊,樓凝景云。白烏三獲,甘液再呈。嘉穟表沃,連理協(xié)成。德充動物,道積通神。宋業(yè)允大,靈瑞方臻。
命友登臺四大觀,何其負約不成歡。臺前那復云生陣,江上空留月走丸。遺恨水聲長咽咽,添愁草色夜漫漫。行人莫問當年事,父老江東心已寒。
秋入郊原粟正肥,山禽成隊啄斜暉。爭雄莫向雕籠斗,零落西風百結衣。
羽衣?lián)u曳百花旁,自寫春山作淡妝。盡洗鉛華隨虢國,懶持螺黛向張郎。應憐點額梅花小,頗妒橫波柳葉長。自是啼春情太苦,雙蛾先帶九秋霜。
榮落須臾亦弄姿,白中一朵半胭脂。佳名愛老風流甚,清露花翁浣莫遲。
小雨冥冥欲作泥,晨光不負老人期。綠陰蒼蘚初分坐,白石清泉共賦詩。酌醴焚魚謾今日,賣刀買犢定何時。傷心紫閣飛楊老,千載茫茫只斷碑。
帥府西開控百蠻,故人捧檄上遙關。春回桂海云垂地,夜入榆溪月滿山。客路獨行青嶂外,人家多在白云間。南征定有詩千首,憑寄秋來驛使還。
客魏舊遺孽,生祠今作廛。羹魚貪近水,生菜不論錢。境僻薄車垢,林深養(yǎng)灶煙。結廬容小隱,不敢望前賢。
懷君不見動經(jīng)年,有約猶慳訪戴船。草閣自含懸榻愧,蓮舟終少聽歌緣。徒聞避俗稱高士,未必尋幽損大賢。落日倚欄空佇立,海山千點澹蒼煙。
夢轉詩情似舊,朝來歲景生新。梅花不睡笑迎人。倚鏡先妝照鬢。竹葉沉沉壓盞,松枝鬣鬣當門。春煎試浴五香溫。不數(shù)金搖玉暈。
轍亂旗靡繞舊畿,烽煙起處羽書馳。思君一劍為平蕩,蓋世英魂知不知。
江聲六月撼長堤,雪嶺千重過屋西。一葉軒昂方斷渡,南堂蕭散夢寒溪。旅食三年已是家,堂成非陋亦非華。何方道士知人意,授與爐中一粒砂。北牖清風正滿床,東坡野菜漫充腸。華池自有醍醐味,丈室仍聞薝卜香。鄰人漸熟容賒酒,故客親留為種蔬。住穩(wěn)不論歸有日,船通何患出無車。客去知公醉欲眠,酒醒寒月墮江煙。床頭復有三升蜜,貧困相資恐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