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紙屏為小閣畫臥袁訪戴其上名之曰聽雪各與長句 其二
颼颼飗飗風落木,淅淅瀝瀝聲撼竹。
乾坤不夜起開關,一港玻璃四山玉。
我所思兮渺中洲,幽懷欲寫誰與酬。
世間余子不足語,乘興徑上漁翁舟。
未到山陰竟回棹,歘去驟來何草草。
神交如必面相朋,逸韻高情一如掃。
寧可一生無此人,不可一日無此君。
襟期何必戴安道,玉立寒青自不群。
颼颼飗飗風落木,淅淅瀝瀝聲撼竹。
乾坤不夜起開關,一港玻璃四山玉。
我所思兮渺中洲,幽懷欲寫誰與酬。
世間余子不足語,乘興徑上漁翁舟。
未到山陰竟回棹,歘去驟來何草草。
神交如必面相朋,逸韻高情一如掃。
寧可一生無此人,不可一日無此君。
襟期何必戴安道,玉立寒青自不群。
風聲颼颼、飗飗作響,吹落了樹上的葉子;雨聲淅淅瀝瀝,撼動著竹子。天地間仿佛在無夜之時開啟了開關,一港的水面如玻璃般清澈,四周的山巒像玉石一樣潔白。我所思念的人在遙遠的洲中,我滿懷幽情想傾訴,可誰能回應我呢。這世間其他人不值得交談,我便乘興徑直登上漁翁的船。還沒到山陰就掉轉船頭返回,來去如此匆忙。如果神交一定要面對面結交,那高雅的情致就會一掃而空。寧可一生遇不到這樣的人,也不可一天沒有這樣的雅趣。內心的期許又何必是戴安道呢,那如玉般挺立在寒天中的竹子本就與眾不同。
颼颼飗飗:形容風聲。
淅淅瀝瀝:形容雨聲。
玻璃:這里形容水面清澈。
中洲:水中陸地。
酬:應答。
余子:其他人。
歘(xū):忽然。
神交:指彼此慕名而沒有見過面的交誼。
襟期:抱負、志趣。
戴安道:即戴逵,東晉名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個清幽的環境,可能受到東晉名士風度的影響,在感慨知音難覓、渴望高雅情致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雅志趣的堅守和對知音的向往。其特點是意境清幽,善用典故,語言富有韻律。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和文學才華。
門路穿茶焙,房門映竹煙。會須隨鹿女,乞火到窗前。
山下燈龕掛紙錢,水楊墩上草芊綿。高人不要金丸用,買得三吳八十年。
更無別路超生死,前佛后佛同一般。舒即周流十方剎,斂時還在一毛端。
江山接境相望近,風雨一春音問疏。安得從公苕霅上,幅巾一葉臥看書。
劉張沈李想神姿,從事誰知老更奇。不恨古人吾不見,稼軒妙語故堪思。
云生氈帽山頭雨,日落琵琶峽口風。
飄接梅魂,落先絮舞,繽紛萬點桃花雨。斜陽影里不勝紅,沉沉夢與斜陽去。前度劉郎,去年崔護,傷心等是無憑據。林塘容有再來時,不辭淚眼長凝佇。
道本虛無生太極,太極變而先有一。一分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從此出。無一斯為天地根,玄教一為眾妙門。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運經綸。天得一清地得寧,谷得以盈神得靈。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貞。禪向一中傳正法,儒從一字分開闔。老君以一闡真常,曾參一唯妙難量。道有三乘禪五派,畢竟千燈共一光。抱元守一通玄竅,惟精惟一明圣教。太玄真一復命關,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萬事畢,得一持一保勿失。一徹萬融天理明,萬法歸一未奇特。始者一無生萬有,無有相資可長久。誠能萬有歸一無,方會面南觀北斗。至此得一復忘一,可與化元同出沒。設若執一不能忘,大似癡貓守空窟。三五混一一返虛,返虛之后虛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寂,西天胡子沒髭須。今人以無喚作無,茫蕩頑空涉畏途。今人以一喚作一,偏枯苦執費工夫。不無之無還會得,便于守一知無一。一無兩字盡掀翻,無一先生大事畢。
結屋傍湖水,對門三四峰。心灰無復煖,鬢雪近來濃。孤雁雨中過,短書燈下封。平生故人意,衰老不相從。
不是求心印,都緣愛綠珠。何須同泰寺,然后始為奴。
湖邊高節與誰鄰,落落寒松往往皴。就使衡門已塵土,不妨千古自陽春。
野性樂閑適,我州富佳山。
朔風漠漠低黃云,曉看繽紛萬鶴群。為應農祥眉一展,更將馀力付斯文。
唯有一門無鑰匙,伸縮低昂說是非。但能宣得無生理,善巧方便亦從伊。
朋比薰爐怯酒尊,寒林相對耿朝昏。看看雪霽三月暮,辛苦春工換小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