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后游青龍寺
病來形貌穢,齋沐入東林。
境靜聞神遠,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葉大先沈。
病來形貌穢,齋沐入東林。
境靜聞神遠,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葉大先沈。
生病之后容貌變得丑陋不堪,齋戒沐浴后進入東林寺。環境靜謐能讓人感覺神靈遙遠,身體瘦弱卻讓我向道之心更堅定。芭蕉長得太高就自行折斷,荷葉長得太大就先沉入水中。
穢:丑陋、難看。
齋沐:齋戒沐浴,是一種表示虔誠的儀式。
東林:這里指青龍寺。
羸:瘦弱。
沈:同“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病后身體虛弱,前往青龍寺,在寺廟的環境中引發了對人生和道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寺廟清幽的環境和詩人病后的心境相互交融,促使其寫下此作。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病后對道的追求。以自然景象隱喻人生道理,詩風質樸,在詩人對自身狀態和自然變化的描寫中,體現出一定的禪意和哲理思考。
百草千花迷曉霧。夢里家山,不辨來時路。楊柳青青搖古渡,片帆倒影過江戶。何處消魂日已暮。玉燕飛來,婉囀留人住。恨我才華非小杜,舞裙歌扇謝不顧。
古人千里夢相求,咫尺翻增隔絕愁。云護箋題醒處墨,雨深樹色綠邊樓。文章正法追前哲,句律新功卻俗流。為問幾時談到劇?壽楓南畔菊花秋。
山冢之遷,有霆有雷。尚復多祉,源源其來。
幾寸秋蓮意,咫尺丁香氣。一色羅裙,雙鉤么鳳,淩波欲起。記水晶簾下畫屏邊,見人人獨倚。不怨書難寄,不怨情難易。只怨當時,輕識驚鴻,明眸皓齒。正小齋新月曲如弓,展紅箋小字。
深掩蘭閨定自珍,千金一笑萬金身。筆頭無舌傾心事,不著流鶯說不真。
一鼓乾坤入洞。便把虛無拈弄。離坎自交宮,澄湛寂然無夢。無夢。無夢。別我魔軍大慟。
君有謝家玉,新彈漢吏冠。一經今若此,百歲總為歡。涉屐江天闊,開樽云水寬。自應常駐世,何事問還丹。
西陵綠樹無顏色,邯鄲女兒猶艷質。魏家空起千金臺,一旦飄零同瓦礫。名姝綺麗皆塵土,至今里女能歌舞。妝成仍唱望仙詞,夢回不記霓裳譜。人間白日奔隙駒,綠顏回首雪盈顱。秦樓楚榭今安在,日暮殘鴉下冷蕪。
石壁飛泉灑不乾,松陰滿目寺門寒。梅花開盡無人到,萬疊春山獨自看。
卸卻銀鞍得自由,偶因鬉癢一回頭。青絲幾尺無拘束,曾控風云遍九州。
湖上東風水似苔,群公相約看山來。午鐘殷殷穿低樹,春宴紛紛集寶臺。千里暫教塵夢醒,一尊思待故人開。興酣更欲尋龍井,誰有風流續辯才。
在昔多宿愿,志藏巖壑間。朝看飛鳥出,暮逐浮云還。微雨南澗來,涼飆滿空山。振衣千仞外,逸駕誰能攀。人生固恒理,萬化俱同源。素抱既不展,淹留復何言。愿期高世翁,談道窮晨昏。空林冀有約,違己非所論。
誰與畫圖傳勝跡,忽從詩字得清暉。江山歷歷皆堪數,不記當年幾醉歸。
結伴不禁鴛瓦冷,羞明常怯玉鉤斜。
玉缸春色暖融融,一點清泠便不同。肯向邯鄲斗秾艷,自誇林下謝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