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鄭總干 其二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詩老此曾家。
九夫容隔秋風浦,一獨速眠春雨蛙。
竹屋有燈誰與共,秫田可釀不須賒。
何年又賦高軒過,豆粥猶能辦咄嗟。
我亦思兮天一涯,樊川詩老此曾家。
九夫容隔秋風浦,一獨速眠春雨蛙。
竹屋有燈誰與共,秫田可釀不須賒。
何年又賦高軒過,豆粥猶能辦咄嗟。
我也在思念遠方天涯的友人,杜牧這位詩壇老者曾在此安家。秋風中的水邊隔著層層芙蓉,一只孤單的青蛙在春雨中入眠。竹屋中有燈卻無人與我共賞,高粱田能釀酒無需去賒。哪一年能再寫下如《高軒過》般的詩篇,頃刻間就能備好豆粥。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樊川詩老:指唐代詩人杜牧,他有別墅在樊川,世稱杜樊川。
九夫容:即芙蓉,荷花。
獨速:形容蛙聲,這里代指青蛙。
秫田:種植高粱的田,高粱可釀酒。
高軒過:唐代李賀有《高軒過》一詩,這里指有才華的詩作。
咄嗟:頃刻,一下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異地,思念遠方友人,看到當地的景色,聯想到杜牧等文人的過往,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情感世界。
兵戰何時息,邊塵染客旌。
亂鴉啼又歇,荒草死還生。
島雨連秋曙,江風入雁聲。
近淮民自悅,應是宦情清。
一碧秋萬頃,了無云翳侵。
遠山醒病眼,澄水瑩塵襟。
鴈落浮寒渚,烏棲認舊林。
臨流小盤薄,飛鏡掛危岑。
郊行雨初歇,野徑泥猶滑。
斜日照殘云,云邊飛鳥沒。
別浦有行舟,乘流櫂歌發。
對景未能去,沙頭待新月。
夢斷三更鶴,蘆邊系短篷。
聽潮看海月,坐石受天風。
物至秋而化,年來我亦翁。
長歌相勞事,猶喜此樽同。
涼飚翦菑翳,萬山縮鱗甲。
水鏡滓不留,千尺見毛發。
凄風日以高,物華寖脧削。
機杼軋晨霜,砧杵搗寒月。
孤暌不成寐,耿耿至明發。
何處一聲秋,停云吹欲裂。
世上名猶在,閑情豈足悲。
自憐吟日少,唯恨識君遲。
蘭閣人亡后,寒林月上時。
十年青史夢,只有老天知。
風吹客袂寒,飄泊在長安。
對雨春題盡,看云夜坐殘。
遠山平楚水,蒼漢接吳灘。
遙憶天臺寺,相攜去不難。
盡裝家具已回京,便覺身如片葉輕。
近市借居人語雜,閉門獨處自心清。
雨中躡屣青苔滑,燭下梳頭白發明。
余亦傍人簷底住,新來巢燕不須驚。
遠岫煙光合,天寒欲斂昏。
棲鴉依古木,歸艇入前村。
岸隔山藏寺,潮生水到門。
川原渾似舊,??立暗銷魂。
新霽登多景,斯游亦快哉。
雙尖浮殿塔,千堞裹樓臺。
瀲滟琉璃合,微茫圖畫開。
江山仍似舊,投紱慨重來。
功名剩擬著先鞭,永訣于今十九年。
地下那知多歲月,人間別是一乾坤。
生前桂籍身如在,死后蕓編子竝傳。
己巳歸藏無欠事,獨憐埋玉重凄然。
北游朔城,險阻艱難。
荒溪遐曠,穹谷紆盤。
白日晦景,陰云洞寒。
凝冰不冶,積雪寧干。
凍草色死,北風聲酸。
林嘯猛虎,路多胡犴。
愁腸分裂,趼足蹣跚。
風餐不飽,露宿難安。
別離之苦,維昔所嘆。
懷哉征人,曷云來還。
荊璞雖未琢,須成圭璧珍。
嶧桐雖未弦,須奏云和音。
抱此材質良,識真豈無人。
薦進居禁嚴,持美以效君。
永為廊廟器,陋彼瑚璉陳。
胡然久賢勞,展驥滄海濱。
下嶺望前村,參差去路分。
數疇田接垅,一穗爨生云。
古樹藏山脅,幽泉潄石齦。
巖居非不隠,士馬亦紛紛。
南園不與昔時同,綿亙規模十里通。
萬石倚山如踞虎,一亭跨水似垂虹。
虛堂舊占梅邊月,曲徑新添竹外風。
詩料滿前吟不盡,主人樽酒未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