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閑身久矣屬煙波,時事誰傳到釣蓑。
無一可忻真老矣,有三太息奈渠何。
君為堯舜寧非幸,人在羲皇不啻過。
擊壤共歌年谷熟,此生帝力已居多。
閑身久矣屬煙波,時事誰傳到釣蓑。
無一可忻真老矣,有三太息奈渠何。
君為堯舜寧非幸,人在羲皇不啻過。
擊壤共歌年谷熟,此生帝力已居多。
我閑散之身早已寄情于煙波浩渺之間,時事消息誰會傳到我這垂釣之人的蓑衣邊。沒有一件事能讓我欣喜,我真的老了,有三件事讓我深深嘆息,又能拿它怎么辦。君主如堯舜般賢明,這難道不是幸運之事,人們生活仿佛回到羲皇時代,更是無比愜意。大家一起擊壤歡歌慶祝年谷豐收,此生能享受帝王的恩澤已經很多了。
閑身:閑散之身。
煙波:指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
釣蓑:指垂釣者穿的蓑衣,這里代指垂釣之人。
忻:同“欣”,欣喜。
太息:嘆息。
渠:代詞,它,這里指時事。
堯舜: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
羲皇:指伏羲氏,古人想象伏羲時代的人生活閑適自在。
不啻:不止,不僅。
擊壤:古代的一種游戲,后成為太平盛世的象征。
帝力:帝王的恩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隱居狀態,遠離時事紛爭。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君主賢明,百姓生活較為安樂,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時事的復雜情感,既有對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對太平盛世的贊美。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感。
定山古通儒,學道希圣賢。古義與時違,斂息賁田園。黃花媚幽徑,白鳥泳清川。悠悠青山適,一往三十年。高羅弗為求,欲致無由緣。非無濟世心,亦有清廟篇。惜哉用違材,零落成棄捐。
麥臥黃云壟,秧分綠錦畦。犬來迎客路,鳥去背人啼。虺虺饑雷吼,昏昏醉纈迷。只疑塵土涴,獨自照清溪。
夫婦人倫之大者,夫死寧容有二天。矧是簪纓閑姆訓,故應詩禮得家傳。何須斷耳徒驚俗,只是持身巳自賢。年少寡居今白發,為君重賦柏舟萹。
不見南帆上,凄然對水窗。疾風吹大木,積雨暗橫江。遠道何由達,愁心苦未降。徒聞鳴鸛起,東渡正雙雙。
不緣青紫不明經,科目多慚舊兩生。三豕魯魚曾未學,一蝸蠻觸已爭名。棟梁材欲丘山重,滄海珠遺星斗明。未必童烏能辨此,乃翁先已荷陶成。命窮久已付之天,草木閒兮月一川。無地可容攜鍤處,有孫猶在佩觿年。老夫耄矣耕方熟,小子識之攻益堅。萬歲石場今爾耳,當家衣缽底須傳。
金鴨香銷繡幕垂,半窗花影夢回時。綵竿閒卻鞦韆索,月上梨花第幾枝。
秋山楓葉赤,春水鱖魚肥。獨傍漁船去,沙頭雁不飛。
閨中誰復拈針線,乞巧今猶拜案前。欲喚嬌娃聽故事,牽衣強索買瓜錢。銀河橫梗萬千年,多少良緣是孽緣。莫怨一年惟一度,終生尚有眼空懸。
樓外青山好,樓前綠樹多。闌干知幾曲,曲曲費吟哦。
驛路多酸棗,行人翠色中。涼風生渭水,落日照新豐。犬吠前村遠,鴉飛暝靄空。客游便水竹,去馬惜匆匆。
丘家姑嫂美且烈,遭危赴水情默默。舍母棄夫非獲已,不死必為兇寇得。嗚呼此情真可哀,悲風為爾從天來。苕溪之水清見底,玉骨沈處無纖埃。姑嫂捐生身既潔,母往投之將共絕。兒心蒼惶急救母,負之出水聲哽咽。母既蘇兮兒在邊,一門孝節良兼全。群兇相顧咸驚愕,棄而去之心茫然。世上非無顏色好,節義不全何足道。獨羨丘家姑嫂心,堅如金石貴如寶。峨冠博衣為丈夫,往往貪生甘就污。若人讀此三節傳,面赤汗下空沾膚。圣人扶世立名教,但使斯民存節孝。丘氏芳名永不磨,后胤綿綿宜克肖。我忝搢紳儒者流,此心常為天下憂。憂見民風不復古,吁嗟丘氏誰能儔。
玉環騰遠創,金埒荷殊榮。弗玩珠璣飾,仍留仁智情。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公輸與班爾,從此遂韜聲。
虹蜺赫奕射中天,怒竅風號勢塕然。云翼扶摶彌九萬,海帆飛迅越三千。鯢噓駭浪時開闔,鰲負靈山或溯沿。安得琴高控雙鯉,一驅霾曀靜洪淵。
洞庭張樂水云中,渺渺波光澹澹風。最是曲終人不見,君山一片玉玲瓏。
詩朋棋伴共婆娑,制就春衣剪薜蘿。酒滿綠樽嫌客少,花飄紅雨恨風多。幾灣西澗縈羅帶,一抹南山擁翠蛾。閑聽時禽奏天樂,漫勞攜妓更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