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尋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晉侍御
鶴裘筇竹杖,語笑過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見遠公。
自嫌山客務,不與漢官同。
鶴裘筇竹杖,語笑過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見遠公。
自嫌山客務,不與漢官同。
穿著鶴氅衣,拄著筇竹杖,一路談笑走過樹林。正值明月高懸的夜晚,在司空文明家見到了深上人。我自感山間客的事務,與朝中官員不同。
鶴裘:用鶴羽制成的外套,這里指一種高雅的服飾。
筇竹杖:用筇竹做的手杖。
陶家:指代司空文明家,以陶淵明比司空文明。
遠公:東晉高僧慧遠,這里借指深上人。
山客:指詩人自己,隱居山林之人。
漢官:指晉侍御這類朝中官員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詩人可能過著隱居山林的生活,在一個月明之夜去拜訪司空文明,途中遇到深上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林生活的熱愛和與官場不同的價值取向。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山空兮,狗不吠、雞不啼。馬胡來兮,躑躅而悲嘶。吁嗟天馬警余兮,以徙余敢寧止。
富貴還故鄉,古今所欣快。安知明達人,志出富貴外。立身天地間,所重孝與忠。君親與天等,敬事道實同。楊公南閩英,天稟挺卓特。胸中書五車,筆下云五色。三十登金門,射策奮高鶱。天興圣明主,躬被汪濊恩。清密侍丹扆,煇煌裁紫詔。玉署兼青坊,高步儒林表。龍輿戒巡省,峨冠扈屬車。平戎萬里道,櫜鞬行秘書。黽勉三紀馀,服事四朝圣。孤卿百僚上,高年備鴻慶。思以上益君,思以下益民。小心效臣職,亹亹攄恭勤。恭勤副深注,聲譽聞遐裔。蒼松老益堅,皓首心愈厲。國事靡遑暇,親恩詎能遺。卅年別丘壟,寢食勞懷思。不見白鶴峰,飛云恒在望。手植壟頭柏,應過十圍壯。豈惟羹墻覿,夜夜夢旋歸。水木有源本,誰能不歔欷。仰荷明主仁,洞鑒中迫切。璽書賜展省,龍光昭日月。陽和二月中,御柳初含金。凝冰泮九河,好鳥繁春音。驪駒發都門,官僚皆祖餞。渡濟遂踰淮,載馳駛于箭。暄風芍藥時,候者集龍津。矯首睇桑梓,含情兼戚忻。追遠致禋祀,懷舊訪親愛。歲久多凋亡,相知幾人在。言歸席未暖,豈不耽家居。恭承玉旨重,尚敢淹躊躇。廟謨待公陳,袞闕待公補。丈夫君臣義,無為倦衰暮。炎光變素顥,涼露下青蕪。預買中山醪,迓公東城隅。
圖何以椿,穆然孝思。圖何以萱,樂此春禧。維椿永思,維萱永禧。誰其壽母,令德攸宜。維石蘊玉,山則瑞矣。維水孕珠,川則媚矣。顯允朱生,誰錫爾類矣。曰其有母,俾爾昌熾矣。子熾而昌矣,母壽而康矣。芝函有燁,命服有章。嘉綸孔彰,嶶音斯揚。顯允朱生,壽母無疆。
共上木蘭舟,滄波狎野鷗。寒山環水驛,落日隱城樓。竹葉傾三斗,魚鯖薄五侯。那堪同調者,歲歲動離愁。
有驥今千里,乘龍是昔年。國香叢桂近,庭玉一枝偏。身是倉曹志,人傳山水弦。洪崖莫沖舉,留作地行仙。
嵯峨宮殿曉風清,月掛林梢夜欲更。戶外朝紳千綺集,馬頭椽燭五枝明。諸天唄響超三界,眾妙香然罄一誠。渭北衣冠應北顧,請扶大漢振天聲。
霜姿偏向歲寒新,早識秋榮絕勝春。三秀喜非秦代物,九華疑是晉時人。山妻麗草能為頌,野老金英解與鄰。裛露不辭懷袖濕,仙靈教我納朱唇。
我與懶翁非淺交,向來寓止在西郊。繞庭草際綠浮色,滿檻花梢紅解苞。只要同心勝膠漆,豈緣一字倩推敲。四年會面休深嘆,辛苦揚雄述解嘲。一幅吳箋秋滿天,幾回書字欠人傳。知君性懶存吾道,顧我官閒只舊年。詩句鍊成猶未穩,酒杯空泛未曾傳。庭前柏子西來意,近日能明若個禪。
升堂子不謬,問道余未窮。如何辭白日,千載隔音通。山門一已絕,長夜緬難終。初松切暮鳥,新楊催曉風。榛關向蕪密,泉途轉銷空。
常于感應驗中和,動處過時靜亦過。若是深居資講說,豈知禪定有頭陀。
雕闌露掩銀河杳,漠漠巫云隔重嶠。回身背燭擁孤幃,怨雁哀蟲夜相吊。花落寒淮水亂流,越羅衫薄不勝秋。寶枕香殘玉釵折,夢魂先向九京游。尚書高冢杳何許,聞道白楊堪作柱。欲將瑤瑟奏孤鸞,有怨難通洛陽土。妾自有心難具陳,綠珠非愛墜樓身。牡丹春后看何似,多謝題詩白舍人。
一樽移對嵌泉頭,三五忘情醉虎邱。浮世風波回首處,十分忙雜九分憂。
殘垣一線扶搖起,戍樓依約丹霞里。秋意滿蒼山,夕陽云海間。西風來萬古,浩蕩天涯去。思緒裊寒波,徘徊幽恨多。
云袖霞衣自等差,天風吹下玉皇家。似憐桃李無顏色,來伴姚黃魏紫花。
靈王意氣淩寰宇,十萬雄兵辟疆土。登臨更有章華臺,睥睨中原瞰荊楚。窮奢極麗非良謀,縱樂日向高臺游。皓齒能歌細腰舞,蛾眉寧識人間愁。一朝霸業歸蕭索,江上游魂招不得。夕陽衰草棲寒煙,傷心忍過荒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