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其二
梅花遶屋柳遮門,不是閭閻不是村。
歸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徑猶存。
事關時命才何與,技止文章道未尊。
燈火半生堪底用,只將黃犢教吾孫。
梅花遶屋柳遮門,不是閭閻不是村。
歸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徑猶存。
事關時命才何與,技止文章道未尊。
燈火半生堪底用,只將黃犢教吾孫。
梅花環繞著房屋,柳樹遮蔽著門,這里既不像城市也不像鄉村。歸居柴桑之地人已漸漸老去,那荒蕪的種著松菊的小徑依舊還在。事情關乎時運天命,與才能有什么關系呢,僅擅長文章之道卻未得到尊崇。半生在燈火下讀書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教教我的孫子去放牛了。
遶:同“繞”,環繞。
閭閻:原指里巷內外的門,后泛指平民居住的地方,這里可理解為城市。
柴桑:古縣名,在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淵明曾隱居于此,這里借指隱居之地。
就荒:接近荒蕪。
時命:命運、時運。
技止文章:僅僅擅長文章寫作。
黃犢:小黃牛。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仕途不順或人生挫折,晚年選擇隱居。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文人的抱負難以實現,詩人在無奈中回歸田園。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命運的感慨和晚年安于田園的心態。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心境和選擇。
官從主簿至專征,
誰遣涼王破趙名。
益信用賢由拔擢,
穰苴不是將家生。
一家區宇忽三分,
齷齪車書曷足論。
定有伊姜為佐輔,
忍教鴻雁各乾坤。
咸怨刑科有黨偏,
耕夫無不事戎旃。
是時老幼饑號處,
一斛黃禾五百千。
朝臣咸佞孰知非,
張佚公忠語獨奇。
博士一言除太傅,
謚為明帝信其宜。
為國推賢匪惠私,
十金為報遽相危。
無言暗室何人見,
咫尺斯須已四知。
亂兵如猬走王師,
社稷顛危孰為持。
夜逐螢光尋道路,
漢家天子步歸時。
君惡奢華意不歡,
一言從儉亦何難。
但能和樂同琴瑟,
未必恩情在綺紈。
聞說貪泉近郁林,
隱之今日得深斟。
徒言滴水能穿石,
其那堅貞匪石心。
豫州軍敗信途窮,
徐庶推能薦臥龍。
不是卑詞三訪謁,
誰令玄德主巴邛。
成敗非儒孰可量,
儒生何指指蕭王。
蕭王得眾能寬裕,
吳漢歸來帝業昌。
魚懸潔白振清風,祿散親賓歲自窮。
單席寒廳慚使者,葛衣何以至三公。
獄無良吏雪無由,
處處戈鋋自執仇。
呂母銜冤窮老婦,
亦能為帥復私讎。
儒素逢時得自媒,
忽從徒步列公臺。
北辰如不延吾輩,
東閣何由逐汝開。
綠水雙鴛一已沈,
皇天更欲配何禽。
不將血涕隨霜刃,
誰見朱殷未死心。
愛子從烹報主時,
安知強啜不含悲。
太公懸命臨刀幾,
忍取杯羹欲為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