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八景圖 煙寺晚鐘
冥蒙一抹籠崢嶸,崢嶸深處傳疎聲。
溪橫古槎低欲折,隠約前村通去程。
萬里征夫不知宿,數盡飛鴉棲古木。
輸與中邊三四僧,枯藤挑云歸佛屋。
冥蒙一抹籠崢嶸,崢嶸深處傳疎聲。
溪橫古槎低欲折,隠約前村通去程。
萬里征夫不知宿,數盡飛鴉棲古木。
輸與中邊三四僧,枯藤挑云歸佛屋。
一片模糊的煙霧籠罩著險峻的山峰,在那險峻的山峰深處傳來稀疏的鐘聲。溪水橫流,古老的木筏低得好像要折斷,隱約可見前面的村莊連接著前行的道路。遠行萬里的征人不知在哪里投宿,數著一只只飛鴉棲息在古老的樹木上。倒不如那中間和邊上的三四個僧人,用枯藤挑著云霧回到佛屋。
冥蒙:模糊不清的樣子。
籠:籠罩。
崢嶸: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聳立。
疎聲:稀疏的聲音,這里指鐘聲。
古槎:古老的木筏。
征夫:遠行的人。
輸與:比不上。
中邊:中間和邊上。
《瀟湘八景圖》系列詩描繪的是瀟湘一帶的八處勝景。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游覽瀟湘之地,看到煙寺晚鐘這一景象,有感于征人的漂泊和僧人的超脫,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自身心境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動蕩不安,人們生活漂泊,作者借此詩抒發內心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煙寺晚鐘之景,抒發征人愁緒和對僧人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意境幽遠,意象豐富,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大作,但也生動展現了瀟湘地區的特色景觀和人文情感。
歲華猶屬舊皇都,士女肩摩了不殊。時好略從陳列見,昔游遍數輩流無。烽塵稍遠應知幸,羈紲馀閒偶寄娛。廿有一番度元夕,未忘夜飲兩峰圖。
黃河臘月冰十丈,縱有鯉魚那得上。楚天鴻雁避霜雪,未得逢春難北向。康王城邊沙草曛,梁王臺上多暮云。野人歲晚誰相對,桐柏山中空憶君。
秋色平分此夜幽,月華隨處照孤舟。光搖天地冰輪滿,影落山河玉宇浮。何處笙歌堪對酒,誰家兒女漫登樓。興來賦得憑誰和,喚起能詩許郢州。
滾滾黃塵,曾小住波亭月廊。猶記得洞簫韻好,秋清夜長。風過伽藍山石皺,云回密蔭水蘅涼。傍宮槐鐙火下層城,縈建章。東方白,驚曙光。雙丫髻,七寶妝。有伏書傳女,轅詩授匡。瞥眼繁華如夢里,濤翻橫海太荒唐。憶憐才昔日杜司農,經十霜。
珠淚成紅豆,香心作彩云。更用好花薰。倩誰遙寄去,桂林君。
物外才知有歲華,身輕燕燕往來斜。數程曉月行窗遠,一路青山看到家。真假漫分狐作虎,猜疑從訝雉為鴉。安心便道魚郎誤,何用桃源始見花。
美報崇本,嚴恭展事。受露疏壇,承風啟地。絜粢登俎,醇犧入饋。介福遠流,群生畢遂。
纖草無人愛綠葵,一生私意竟誰知。須防白日傾心處,自是中園衛足時。
去年與子南京別,知領鹽倉白石場。萬里相尋不相見,獨騎官馬過雷陽。
濃淡云山色,抑揚風水聲。體中有佳處,不是喜雙清。
凍雪滿林梢,孤飛不敢高。雖無儔侶顧,還自惜翎毛。
和靖當年不娶妻,因何七世有孫兒。若非鶴種并龍種,定是瓜皮搭李皮。
楊柳夾江青,東風潮正平。云間旋蜃市,沙際聽鼉更。萬水俱東逝,孤舟更北征。不知時序改,今日是清明。
弦歌不救魯,告諭難入巴。世事蛇赴壑,吾生狗喪家。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壯志病來銷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