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書堂
千歲松陰護一亭,風來猶帶讀書聲。
雖無芳史摹勛業,自有青山說姓名。
客撫豐碑苔剝落,春歸暗徑草生成。
幾年訪古謀清隠,好借虛簷著短檠。
千歲松陰護一亭,風來猶帶讀書聲。
雖無芳史摹勛業,自有青山說姓名。
客撫豐碑苔剝落,春歸暗徑草生成。
幾年訪古謀清隠,好借虛簷著短檠。
千年古松的樹蔭守護著一座亭子,清風吹來仿佛還帶著讀書的聲音。雖然沒有美好的史冊記載這里主人的功勛業績,但自有青山會傳頌他的姓名。客人撫摸著長滿剝落苔蘚的豐碑,春天歸來時隱蔽的小徑上青草生長。多年來我尋訪古跡謀求清靜隱居之地,真想借這書堂的屋檐安放我的小燈。
千歲松陰:千年古松的樹蔭。
芳史:美好的史冊。
豐碑:高大的石碑。
清隠:清靜隱居。
虛簷:空蕩的屋檐。
短檠:矮燈架,這里指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尋訪古跡過程中,來到何氏書堂,被這里的清幽環境和文化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有隱居讀書、遠離塵世紛擾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何氏書堂的贊美和隱居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文人對清幽讀書環境的追求。
莫向他鄉嘆歲華,
小僮初進九疑茶。
憑欄坐對江流笑,
最愛鴛鴦摘浪花。
智靜用沖,道明體空。
清白轉色,幽微借功。
一乘句里那回互,百草頭上還疏通。
虎頭之顧,牛頭之融。
且癡且懶,不謀而同。
才聞來白下,又見赴金臺。
藥裹憑盧去,家書寄雁回。
人依秋水別,帆趁曉風開。
何日重相會,山房酒一杯。
沙州自古是名區,地似鳴傳信不誣。雷送余音聽裊裊,風生細響語喁喁。如山積滿高千尺,映日睛烘徹六隅。巧奪天工賴人力,聲來能使在斯須。
帝恩無吏肯承宣,雨露滂沱貯半天。璀璨兩星同拱所,蕭梢一驥獨當先。驅馳足下千重繭,忠孝心頭一寸田。孺子亭前見三雋,為言秋事亦茫然。
聞道商山老紫芝,百年短景不勝悲。紅塵滿眼空憐我,青史流芳竟屬誰。杖化葛陂龍去遠,笙聞緱嶺鶴來遲。王孫草綠煙汀晚,獨倚危欄自詠詩。
春從花際來,卻向天邊去。鶯蝶空徘徊,尋春不知處。
漁陽動地鼓鼙聲,虢國秦封斗粉城。誰為馬嵬同駐馬,莫隨玉輦向西行。
閒倚白玉床,低頭看深井。銅瓶且莫下,亂我晨妝影。
客懷端不為秋悲,大老翻然去國時。衰鳳謾勞狂叟嘆,狎鷗寧向海翁疑。人歸雁后應非晚,春到梅邊尚欠詩。他日安車遠相召,那能不出踵龍夔。
大夫憫周廟,王子泣殷墟。自然心斷絕,何關系慘舒。仆本漳濱士,舊國亦淪胥。紫陌風塵起,青壇冠蓋疏。臺留子建賦,宮落仲將書。譙周自題柱,商容誰表閭。聞君懷古曲,同病亦漣如。方知周處嘆,前后信非虛。
春城那被酒纏綿,燕姹鶯嬌近午天。花影滿簾庭院寂,碧紗窗迥淡如煙。
岸燈隔柳,水閣憑花,雨入江天催暝。煤煙吹裊暗風尖,似乍上、吳船光景。酒不成歡,歌還引恨,旅宿只愁宵永。如何舊夢又梅邊,卻吟曉、江南春影。
三十年華過鳥催,年時謦唾盡瓊瑰。玉樓一赴文章貴,長吉公然是鬼才。
麻衣如雪白盈頭,六月霜飛哭九秋。兩耳也隨風雨劫,半人偏抱古今愁。地閑沮洳教魚鳥,天闊煙波養鷺鷗。誰上高臺張口笑?為他指點舊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