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象山縣棲霞觀應真亭簡住持張羽士 其二
萬玉叢中屋四簷,柳花時候笑掀髯。
誰將海上山千點,幻作人間畫一縑。
藥灶未寒丹可煉,春風猶力酒宜添。
透瓶泉冷無人酌,輸與黃冠自養恬。
萬玉叢中屋四簷,柳花時候笑掀髯。
誰將海上山千點,幻作人間畫一縑。
藥灶未寒丹可煉,春風猶力酒宜添。
透瓶泉冷無人酌,輸與黃冠自養恬。
在如萬玉般的花叢中,有座四角飛檐的屋子,柳花飄飛時節,(人)笑著捋動胡須。是誰把海上那眾多的山巒,幻化成了人間一幅畫卷。藥灶里的火還未熄滅,還能煉丹,春風正勁,正適合添酒暢飲。透瓶泉清冷卻無人來舀取飲用,倒不如讓道士在這里安養恬淡心境。
萬玉:形容花叢繁多潔白如玉。
掀髯:捋動胡須,常表示得意或暢快。
縑:細絹,這里指畫卷。
藥灶:煉丹的爐灶。
黃冠:道士的別稱。
養恬:涵養恬淡的心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象山縣棲霞觀時,被道觀周圍的美景和道士的生活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對道家生活的向往之風,詩人身處此景,心境閑適,遂寫下此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棲霞觀的清幽環境和道士的恬淡生活。其突出特點是寫景如畫,想象豐富,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和道家生活的關注與喜愛。
已屬畦丁了,都將菜甲耘。數時稽食籍,醢芥又羹芹。問我何廚傳,珍鮮滿故園。筍方青剝指,茄欲紫垂拳。
皇矣彼上帝,赫赫敷明威。四序舒以慘,中有玄妙機。燭龍躍天門,一朝景光回。昔為霜下草,今為日中葵。稽首沐罔極,欲報難為詞。
九齡文弱驕庭寵,三十清狂恃母憐。常謂優游堪卒歲,不知饑凍逼衰年。孤生馮衍陶潛后,譬死男婚女嫁前。從此折鐺煨粥外,赤髭白足是前緣。
霜清系船楊柳汀,酌酒鼓枻將南征。魯叟乘桴欲浮海,學士揚袂曾登瀛。白發彈冠亦奇節,金門獻書惟寸誠。玉府牙簽三萬軸,摩娑老眼慰平生。
尊酒三山別,雙鳧五嶺過。和風吹客袂,啼鳥雜離歌。雨洗炎方樹,霜清瘴海波。宦游知獨好,春色向南多。
侵晨離白海,輦路轉西邁。野光散平蕪,山容列修黛。秋風動地來,層波忽澎湃。戎馬多驚嘶,寒聲襲鞶帶。踰岡覽晴川,夷曠襟抱快。白花間紫蕤,將將委珩佩。幽興足目前,絕境疑方外。旌麾匝云屯,輿帳擬行在。法從各有司,諫垣敢荒怠。邊報叢遠函,蒼黃盡吁怪。解鞍愒前村,伏枕念當代。王綱未旒綴,群生半塵芥。紆軫誰與言,沈思屢長嘅。東南何時蘇,吾欲問大塊。
墜葉蕭蕭九月天,驅兵獨過馬陵前。路傍古木蟲書處,記得將軍破敵年。
惜誦期終憫,緘思絕世挐。頓承英哲誨,因向舊懷攄。憶昔疲南畝,移情赴北車。逢時多曲折,自守一千徐。趨舍方違眾,否臧欲任予。矜愚忘草莽,豁達對簪裾。但謂方腸坦,不知世故疏。鄙夷繇徑至,忽略當門鋤。昭質雖紛飾,陳辭未得舒。終然迷忌諱,遂爾觸崎嶇。遠集將何所,卑飛或可居。公庭歌錫爵,獨坐恥空書。亦有心憐者,誰為手援歟。以茲時亟失,祇與意躊躇。在我惟求犮,于人敢吐茹。非關難援引,本自少聲譽。攘詬依清白,離尤入靜虛。去來仍直道,先后念皇輿。愴惻春秋代,吁嗟日月除。悠悠長路渺,歉歉一身馀。瞻顧觀民極,阽危問服初。前脩茍不失,夫子謂何如。
濕云晚收天宇空,露坐兩鬢如飛蓬。蜘蛛仰面弄明月,絡緯鼓翼吟秋風。但看節序隨流水,不覺形容成老翁。養生幸得少人事,何必絕粒超鴻蒙。
遠尋遺蛻訪仙壇,又舉空衣返故山。猿鶴凄涼思舊社,鬼神呵護惜馀丹。紫溪涼月迎歸路,白塔晴云送出關。山下居人瞻望處,南天飛度劍光寒。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禿筆有天猶易補,孤燈無地可能容。不趨宰相翹材館,寧糾諸侯泮水宮。十載鳳池科尚在,已應一舉首登龍。方氏來南漢閏時,蒸嘗所在富孫枝。歙溪真應仙翁墓,嚴瀨玄英處士祠。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總能詩。因風不要花瓜顆,梅老遺篇幸寄之。
羸馬陰山道,悠然遠思寥。青巒云靄靄,黃葉雨蕭蕭。未可行周禮,誰能和舜韶。嗟吾浮海粟,何礙八風飄。八月陰山雪滿沙,清光凝目眩生花。插天絕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松檜叢中疏畎畝,藤蘿深處有人家。橫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誇。陰山奇勝詎能名,斷送新詩得得成。萬疊峰巒擎海立,千層松檜接云平。三年沙塞吟魂遁,一夜氈穹客夢清。遙想長安舊知友,能無知我此時情。
老去王門混酒徒,陳留賓客避呼盧。不知今日狂何似,曾入高陽會里無。
北風雨如注,是底別離時。黃色眉端動,青云足下馳。兒童酣世豢,國士醒心期。去去江流疾,還君一贈詩。
碧玉新篁翳洞天,紺珉方斛貯山泉。脫巾赤腳長松下,何處人間更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