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吳荊溪
薄宦從來錯,寧容著意求。
自慚千里夢,空作一番愁。
笑我人如昨,知心雨未休。
荊溪清徹底,愿泊釣魚舟。
薄宦從來錯,寧容著意求。
自慚千里夢,空作一番愁。
笑我人如昨,知心雨未休。
荊溪清徹底,愿泊釣魚舟。
做小官從來就是個錯誤,哪能再刻意去追求呢。我慚愧自己懷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到頭來只是空自憂愁一場。人們還像從前一樣嘲笑我,而我與知己的交流如這雨一般未曾停歇。荊溪清澈見底,我愿把釣魚舟停泊在那里。
薄宦:指官職卑微。
著意:用心、刻意。
荊溪:水名,在今江蘇宜興,這里代指友人吳荊溪。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仕途不順,在官場未能得志,內(nèi)心苦悶,渴望找到知音和理想的歸隱之地,或許是在與友人吳荊溪交流過程中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仕途失意后的心境和對歸隱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途挫折后的常見心態(tài)。
失腳江湖久,憂時鬢欲皤。
壯心馳北闕,癡夢繞南柯。
萬里關山遠,一春風雨多。
窮簷茅屋下,忍聽扊扅歌。
學僧居丈室,不似客途中。
獨榻臥明月,長廊受晚風。
書癡成病懶,詩債喜窮工。
汩汩塵埃者,吾今愧此翁。
別去未多時,征塵又滿衣。
憂時閽屢叩,避俗手頻揮。
病有詩堪療,貧無家可歸。
半生湖海上,莫忘北山薇。
吾生身事信天緣,一死何須較后先。
未怕時逢真太歲,或言壽過古稀年。
窮余祿料齏百甕,醉負生涯囊一錢。
又見山林春意思,辦隨芳草落花眠。
挽住斜陽腳,殷勤向小園。
柳眠猶學舞,花笑獨無言。
自擬湖山景,親承雨露恩。
祇愁人散后,腐草點苔痕。
近聞怒發(fā)欲沖冠,便有驊騮懶駕鞍。
入洛幾年為計密,擎天八柱果誰安。
力排魏闕扶公論,人謂膺門出好官。
猶幸甘陵無部黨,不然世事不堪看。
此舉朝廷系重輕,先生直以去為榮。
但令天下無邪黨,不愿吾曹有令名。
模楷昔曾宗李氏,搢紳今盡說陽城。
是非公論從來定,少待前頭風浪平。
曲生皆可醉,何必問醇醨。
浩氣長看劍,愁腸半貯詩。
歸舟無麥載,去路有梅隨。
瘴海風波惡,此行君自知。
舟膠回短棹,岸曲抱溪斜。
香篆迷煙草,燈光閃浪花。
歸心隨舴艋,遺響托琵琶。
明月如留客,猶籠淺渡沙。
名山僧占盡,甘作老盧能。
虎豹何堪捋,虬龍尚可登。
吟隨雙蠟屐,醉倚萬年藤。
興盡未歸去,斜陽上塔層。
因訪吟朋到竹居,春寒策策動窗虛。
幾番好雨偏留客,一盞青燈共讀書。
徐孺舊曾親下榻,陳遵見說好投車。
與君靜夜評心事,萬斛閑愁盡掃除。
數(shù)點青來海上山,山根斷處水漫漫。
為無南雪地偏暖,才有北風天便寒。
生理盡歸蠻賈去,宦游直作瘴鄉(xiāng)看。
塵迷巨野家何在,縱有云梯見亦難。
野僧攜錫別,何處度殘春。
天地無窮事,江湖自在身。
真心齊得物,道貌異于人。
昔日安禪地,深山虎亦馴。
雨晴郊外共尋芳,細水交流注野塘。
花欲戀枝風不肯,柳才舞影日還藏。
轉添老態(tài)難于健,看得閑時少似忙。
擬訪一僧共茶話,禪房扃鎖出游方。
桃源分二種,半在此源栽。
向為逃秦去,今還歸趙來。
山川猶古昔,人物不塵埃。
劉阮何為者,無言空自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