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趣
賦資在山林,適趣非任放。
乾坤入我牖,得此一昭曠。
雨露日以深,禾黍日以長。
妻兒喜相謂,一飽知可望。
飯蔬適我愿,此意應勿爽。
賦資在山林,適趣非任放。
乾坤入我牖,得此一昭曠。
雨露日以深,禾黍日以長。
妻兒喜相謂,一飽知可望。
飯蔬適我愿,此意應勿爽。
我天性喜愛山林,追求趣味并非放任不羈。天地景象映入我的窗戶,讓我擁有了這開闊明朗的視野。雨露一天天增多,禾黍一天天生長。妻兒高興地相互說,看來吃飽飯有希望了。吃粗茶淡飯正合我心意,這想法應該不會改變。
賦資:天賦資質,天性。
適趣:追求趣味。任放:放任,不拘束。
牖:窗戶。
昭曠:開闊明朗。
禾黍:泛指莊稼。
爽:違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塵世喧囂、回歸田園的生活狀態。可能當時社會較為動蕩,詩人選擇在山林中過著簡單的農耕生活,以尋求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安于簡樸的心境。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新,體現出詩人淡泊名利、回歸自然的生活態度,在展現田園生活的詩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室空無侍者,唯置一匡床。萬事俱衰落,但馀常寂光。
居隘局遐心,騁望得崇險。巖巒麗參差,煙云紛掩冉。薰林識蘭氣,縟岸炫桃燄。鳥歌欲求和,春波不加染。延賞合良儔,摛辭愧余忝。
錦軸瑤簽捧御書,樓船秋日泛龍池。吾君不事橫汾樂,為憶慈游轉益悲。
萬馬聲喧不暫停,滿天風浪晝冥冥。遙連鐵甕千層白,微露金焦兩點青。吳楚山河分一水,齊梁煙月付中泠。傷心莫作蕪城賦,好辨江干瘞鶴銘。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里金多退足憑。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惠山屹立千仞青,俯瞰天地鴻毛輕。七竅既鑿渾沌死,九龍攫霧雷神驚。霹靂聲中白石裂,銀泉迸出青鉛穴。惟恨當年桑苧翁,玉浪翻空煮春雪。何如跨龍飛上天,并與挈過昆侖巔。散作大地清涼雨,免使蒼生受辛苦。我來叩泉泉無聲,□曲冷光沈萬古。殿前風檜砉然鳴,日暮山靈打鼓鐘。
常作華山游,遂為華山客。愛君小樓當華山,日日開簾玩山色。偶逢方平跨鶴來,握手而語若有得。便欲同君鍊九霞,勿使紅顏坐銷歇。
蚤依翠湖住,晚傍翠湖歸。天地一亭小,功名兩鬢稀。春云鳴社鼓,秋雨暗魚磯。俯仰全無事,吾心已息機。
飛紅墮溷沾茵。是何因。人物一般覆雨與翻云。崇仁市。昭應吏。慢銷魂。依舊承恩作合有黃門。
茅宇依泉石,游心自太空。檐垂松葉露,門掩稻花風。世故端居外,天真獨臥中。平生愛疏廣,今古幾人同。
牙旗風軟馬蕭蕭,渭水歸來氣更豪。想得龍沙西北道,際天秋草黑山高。
不須攻人惡,何用伐己善。行之則可行,卷之則可卷。祿厚憂積大,言深慮交淺。聞茲若念茲,小子當自見。
身心俱寂滅,想念亦紛紜。此是維摩老,無生不二門。
呦咽高低韻不同,斷魂江月更冥朦。隔窗暗覓聲來處,響落晴霄一線風。
道德真文授五千,至人曾憶度關千。金函玉字高皇注,萬古神謨日月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