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舊友二首 其二
微官寧得似窮儒,俛首逢迎氣不舒。
便是伐薪能煮海,何如燒葉自觀書。
半蓬寒雨苕溪酒,一線西風震澤魚。
但得此身無系束,江南有地著頑疎。
微官寧得似窮儒,俛首逢迎氣不舒。
便是伐薪能煮海,何如燒葉自觀書。
半蓬寒雨苕溪酒,一線西風震澤魚。
但得此身無系束,江南有地著頑疎。
小官哪能比得上窮苦的書生,低頭逢迎讓人心情不暢。就算能砍柴煮鹽,哪比得上燒落葉讀書自在。在半蓬寒雨中品嘗苕溪美酒,迎著一線西風品嘗震澤的魚。只要自身不受束縛,江南有地方容得下我這愚鈍疏懶之人。
微官:小官。
寧得:哪能。
俛首:低頭。
伐薪能煮海:指從事砍柴煮鹽等勞作。
苕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
震澤:太湖別稱。
系束:束縛。
頑疎:愚鈍疏懶。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官場經歷了一些不如意,對官場的逢迎應酬感到厭煩,從而懷念或向往一種自由自在、閑適讀書的生活,于是創作此詩寄給舊友以表心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官場的不滿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突出主題。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精神自由的向往。
晨興視黍苗,初陽麗光景。朝露浩以溥,又長一寸穎。我黍既已臧,我心一何幸。坐定鳥親膝,步遲花落頸。池魚唼柳枝,風簾卷竹影。閉門養時晦,心清塵務摒。時見橋上人,高軒日勞騁。
晚飲西鄰大阮家,天風吹雪入檐牙。呼僮凈掃青苔地,莫遣纖塵涴玉花。長廊盡處繞梅行,過盡風聲得雪聲。醉里不愁飄濕面,自舒翠袖點瓊英。老子那知鬢腳凋,忍寒拚命看珠跳。卻嫌地暖無冰凍,恰則飛來恰則銷。梅花得雪更清妍,折入燈前細撚看。下卻珠簾教到地,橫枝太瘦不禁寒。雪政飛時梅政開,倩人和雪折庭梅。莫教顫脫梢頭雪,千萬輕輕折取來。急雪穿簾繞蠟燈,梅花微笑古銅瓶。朔風惡劇驚人殺,吹倒琉璃六曲屏。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冰盤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不是今宵雪不清,只愁清殺老書生。不知落得幾多雪,做盡北風無限聲。酒香端的似梅無,小摘梅花浸酒壺。莫遣南枝獨醒著,一杯聊勸雪肌膚。燕寧軒里集群仙,薄宦歸來又兩年。梅影舞風風舞雪,勸人何苦怯金船。
嫖姚北伐軍聲起,左賢祭馬擐弓矢。漢胡格斗沙場里,伏尸如山一千里。不及明妃西入胡,胡庭美女皆羞死。翻將漢曲奏琵琶,雪磧穹廬冬見花。萬古惟悲青冢月,誰憐諸將骨如麻。
王氣絪缊照紫薇,明堂重見漢官儀。云移仙仗趨丹陛,風送爐香下玉墀。日色旋臨鳷鵲觀,春光先到鳳凰池。太平天子開新歷,應遣皇華四牡馳。
東廂立,西廂立,孤立誰相惜。荷雨打匆匆,瀉水如人泣。涂間南北跡,書上橫斜筆。兩間各讀之,各自頭趨白。斜陽落,斜月落,升落無憂樂。不見倚闌人,一剎軀如削。雪摧梅上萼,風斷秋千索。饒他萬物傷,不似情懷惡。留何苦,去何苦,惆悵人間路。窗外碧桃花,既長還辭樹。華胥千百度,起枕無堪語。不知起枕人,即在夢之許。今為客,昔為客,為客情非一。昔客有其之,今客徒飄泊。依然連路跡,行過千村陌。依然滿路人,問我家何國。
儒生習氣非偶然,出入文史東西家。掃除凈盡如宿草,春風一夕已復芽。子方妙年有奇氣,我已種種成蒼華。文章百巧坐一窮,無地可學東陵瓜。擩嚌山色吞湖光,凜凜尚可驅百邪。子昔自云有仙骨,夢騎青螭籋飛霞。要與李杜高頡頏,下視馀子窘可嗟。寒燈夜語耿不寐,似覺冰雪生齒牙。頗言室有法喜妻,幸是元無翁可撾。何如從吾巢云巔,共訪葛洪學丹砂。
老尋詩法得良朋,轉處驪珠悟后僧。帝所宮商中夜奏,仙盤沆瀣未秋凝。樂天不幸逢元稹,季友而來有彥升。交手當家親父子,為君別本記傳燈。
星橋北掛瀉春流,映出黃山水面浮。霞石天青飛練鵲,桃花氣暖醉輕鷗。
長陵一聲鐘,百官?革厲。雷鳴集簪裳,空山醒龍蛻。明月度攲巒,凹影落虛砌。炬光爍松枝,千鳥展平翅。紅綬老史官,閒語先朝事。屈指鼎湖年,仙人幾回淚。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起湖難度,蓮多摘未稀。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常聞蕖可愛,采擷欲為裙。葉滑不留綖,心忙無假薰。千春誰與樂,唯有妾隨君。
水閣憑空結構牢,蒼崖直下俯洪濤。轆轤牽綆應千尺,還似垂綸釣巨鰲。
漢家嫌七國,善樂此東平。陵墓多冠蓋,亭樓盡縉紳。狀元聯父子,形勢壯山城。笑醒詩人眼,歌狂寫我情。
別有凌霜意,枯榮從去還。不堪橫卻月,以此到廬山。草色催人老,幽葩空自閒。春風能解凍,零落豈須攀。
一架酴醾手自栽,故園春老未曾開。明年乞得身歸去,滿為花神酹一杯。
日出遠林曙,鳥鳴春野陰。青山不盡色,流水自成音。鼓枻諧吾志,觀瀾愧此心。悠悠江海上,樽酒且長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