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七十一首 其一一
天兮高,地兮厚。
月為夜,日為晝。
重陽定是九月九。
淵明采菊向東籬,山僧面南看北斗。
天兮高,地兮厚。
月為夜,日為晝。
重陽定是九月九。
淵明采菊向東籬,山僧面南看北斗。
天是如此高遠,地是如此深厚。月亮掌管著黑夜,太陽掌管著白晝。重陽節必定是在九月初九。陶淵明曾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而山僧卻面向南方去看北斗星。
偈(jì)頌:佛經中的唱詞,此處指類似偈語的詩。
淵明:即東晉詩人陶淵明,他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
山僧:指寺廟里的僧人。
此詩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偈頌類作品多為僧人或修行者表達對佛法、人生感悟而作??赡苁亲髡咴谥仃枙r節,受自然景象和古人逸事啟發,以詩表達對自然、人生的獨特見解和禪悟。
這首偈頌詩主旨在于通過自然現象和典故傳達一種超脫、禪意的思想。其特點是語言通俗,卻蘊含深刻哲理。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偈頌文學獨特的藝術魅力。
正喜昔聞今見之,泉稱第一更何疑。此心好樂先為主,但見忠謀皆我欺。
南嶺肥梅,胡邊小萼。春光底事緣相???世間多少愛花人,一朝南北花期錯。借月登樓,與天對酌。東風應許一聲諾。明年不獨早江南,同吹塞北三千郭。
白白朱朱桃李蹊,畫中仍得睹山溪。蒼龍霧卷明珠現,彩鳳風回萬玉低。積雪匡廬紆線襪,層陰太華隱丹梯。幽期歲晚憑誰共,獨撫新圖意自迷。
拂拂輕風漾翠瀾,粉媒新撲小荷盤。塘水漲,岸痕漫,草閣臨流五月寒。
湖上千山山外天,寒光翠色混輕煙?;@輿路轉重回首,疑是松江在目前。
負來春皋暮,東風灑靈雨。歸時屮路昏,帳望誰為侶。
吾家有花萼,與爾孝廉同。出處皆勤事,存亡一匪躬。墓門馀宿草,魂氣逐悲風。襄帝遺臣盡,嗟君草莽中。
彭薛裁知恥,貢公未遺榮?;蚩蓛炟澑?,豈足稱達生。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廬園當棲巖,卑位代躬耕。顧己雖自許,心跡猶未并。無庸妨周任,有疾像長卿。畢娶類尚子,薄游似邴生。恭承古人意,促裝返柴荊。牽絲及元興,解龜在景平。負心二十載,于今廢將迎。理棹遄還期,遵渚騖修坰。溯溪終水涉,登嶺始山行。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憩石挹飛泉,攀林搴落英。戰勝臞者肥,止監流歸停。即是羲唐化,獲我擊壤情。
十載芳鄰,自憐一別還如雨??丛瞥罹w,隔個江天樹。佳句曾題,小楷紅箋處。頻看取,相思難據,一瞬情千縷。
孤亭日暮迥生涼,雨浥池頭綠正芳。道路驅馳過叱撥,塵埃洗濯拂干將。公馀授簡詩懷壯,醉后披襟語意長。詞客幾能經僻地,林園此夕有輝光。
清曹元自少拘牽,靜掩重扉檢故編。夜永短檠銷燭淚,日高新火動榆煙。春連四際江山好,人共一軒花鳥便。芹曝何曾裨尺寸,只將豐稔祝堯天。
十載心知莽偽真,松茲一謫見純臣??蓱z廉吏廉何甚,身后衣冠尚與人。
乳燕飛飛簾影遲,不晴不雨晚春時。開窗縱目消書困,風送楊花落硯池。
郡僻人稀日日閑,柴門雖設不須關。石邊流水自清淺,林際白云時往還。圣主恩波深似海,逐臣蹤跡飽看山。龍泉紫氣沖牛斗,怪得光芒五色寒。
身在天涯夢在秦,歸時未卜見時頻。潯陽江上秋風過,傳得琵琶與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