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幾祠
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間。神仙不可見,滿目空云煙。
千年女幾祠,門臨洛水邊。但聞霓裳曲,世人猶或傳。
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間。神仙不可見,滿目空云煙。
千年女幾祠,門臨洛水邊。但聞霓裳曲,世人猶或傳。
西南方向有一座高山,隱現在深遠幽暗的云霧之中。神仙的蹤跡難以得見,眼前只有彌漫的云煙。千年的女幾祠宇,門庭正對著洛水之畔。只聽聞那曾在此奏響的霓裳仙曲,至今仍在世間流傳。
杳冥:深遠幽暗,指云霧彌漫的朦朧狀態。
女幾祠:祭祀女幾山女神的祠廟,女幾山為古代傳說中神仙居所,位于今河南境內。
洛水:即洛河,黃河支流,流經河南西部。
霓裳曲:傳說中神仙演奏的樂曲,此處或指《霓裳羽衣曲》的民間傳說版本。
創作于詩人游歷洛水流域時,女幾山為古代神仙傳說勝地,其祠廟歷經千年仍存。詩人面對古祠與洛水,結合民間流傳的霓裳仙曲故事,觸景生情而作此詩。
全詩以女幾祠為核心,通過描繪其周邊環境與傳說,展現對神仙世界的想象與對歷史遺跡的關注。語言簡練,意境空靈,是一首融合實景與傳說的詠懷小詩。
暖風吹綠山前草,膏雨染紅溪上花。滿地芳菲春正好,古林幽屋是誰家。
一峰高受雨,遠色尚空明。露草蟲相語,風林月有聲。夜涼貪坐久,幽極覺愁生。又見晨光動,勞勞愧此情。
禪房閉幽闃,依依近寒城。江光動林景,巖霧迥陰晴。日宴遠山出,新松差長成。客來僧自起,坐久鐘亦鳴。窈窕竹廊靜,時復蘭煙輕。眷此同年友,暫駐車馬榮。契闊慰初展,語散情復縈。法侶喜相偶,煮茶支跛鐺。碧甌濯孤興,起愛緣云行。憩澗悅佳樹,冷飆徐有聲。且復一歡酌,放歌滄浪清。
綠窗酒醒春如夢。小池猶見紅云動。露濕井干桐。翠陰生細風。雨過芳塘凈。清晝閑中永。門外立雙旌。隔花聞笑聲。
水宿殊淹滯,閒尋野寺行。寒山隔岸小,殘雪落林輕。羃?連江色,迢遙遠俗情。無僧可共語,寂寂一燈明。
秋到城西樹,緣溪落葉多。數家連水竹,一徑入煙蘿。廢井寒螀聚,閒窗暮雀過。濯纓聞孺子,燈下亦悲歌。
青旗斜倚耕壇霧,膏壤遙迎御耦春。二步不應踰舊禮,天心自欲勸蒸民。
高樹暗秋色,千山明夕陽。極目碧田繞,娟娟禾黍香。寒螀鳴且歇,飛鳥故回翔。少焉夜氣沉,明月來清光。徘徊東皋上,長嘯發清商。
安期棗莫尋,方朔桃難找。算八旬僅有三年少。且看他子子孫孫膝下繞。
懼盈因鄧曼,罷獵為樊姬。盛德留金石,清風鑒薄帷。襄王忽妖夢,宋玉復淫辭。萬事捐宮館,空山云雨期。
茅屋江頭棲燕子,暝樹微茫似煙雨。江蛟弄月波水寒,夜半何人歌白纻。老翁起聽醒不醒,短蘆乍有驚鸧鳴。玉壺墮影半窗白,老翁醉臥魂冥冥。夢中笑語不我答,閒情似與江鷗狎。
子上春官惜別宴,功名須似古人賢。榜登龍虎唐韓愈,策對天人董廣川。九萬云程鵬翮健,八千岐路馬蹄穿。春風得意長安陌,好把泥金帖子傳。
池上月涼秋似洗,城頭漏轉夜如年。枳林不動風初定,草葉低垂露正圓。移席偶臨流水坐,鉤簾還對落星眠。幾時吹笛芙蓉底,更向龍灣棹酒船。
定光金地遙招手,智者江陵暗點頭。已是白頭千萬里,那堪于此未知休。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所從神且武,焉得久勞師。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陳賞越丘山,酒肉逾川坻。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馀資。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飛。歌舞入鄴城,所愿獲無違。晝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外參時明政,內不廢家私。禽獸憚為犧,良苗實已揮。竊慕負鼎翁,愿厲朽鈍姿。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犁。熟覽夫子詩,信知所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