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自貽吟
天道無長春,地道無常珍。須稟中和氣,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荊榛。樗櫟蓬蒿類,止能充惡薪。
既為萬物靈,須有萬物粹。既無萬物靈,徒分萬物類。
欲出至珍言,須有至珍意。欲彰至美名,須作至美事。
濟事為美事,悟主為珍意。柰何此二者,我獨無一與。
天道無長春,地道無常珍。須稟中和氣,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荊榛。樗櫟蓬蒿類,止能充惡薪。
既為萬物靈,須有萬物粹。既無萬物靈,徒分萬物類。
欲出至珍言,須有至珍意。欲彰至美名,須作至美事。
濟事為美事,悟主為珍意。柰何此二者,我獨無一與。
上天的規律沒有永遠的春天,大地的法則沒有長久不變的珍寶。必須稟受中正平和之氣,才能誕生出純粹美好的人。肥沃的田地多產稻谷,貧瘠的土地長滿荊棘榛樹。像樗櫟、蓬蒿這類,只能當作劣質的柴薪。既然身為萬物之靈,就應具備萬物的精粹。若沒有萬物之靈的特質,只是白白與萬物區分開來。想要說出最珍貴的話語,必須有最珍貴的心意。想要彰顯最美好的名聲,必須做出最美好的事情。能成就事業就是美事,能感悟君主就是珍貴的心意。無奈這兩件事,我卻一件都沒有做到。
中和氣:中正平和之氣。
粹美人:純粹美好的人。
黍稌:泛指稻谷。
荊榛:荊棘榛樹,泛指叢生的灌木。
樗櫟:兩種劣質木材,比喻無用之材。
柰何:同“奈何”,無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不順、未能實現自身抱負的階段,看到自然規律和世間差異,聯想到自己的境遇,從而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借自然現象闡述為人之道,強調人應具備美好品質、做出美事。其特點是說理清晰,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對自身和社會的思考。
獨游千里外,高臥七盤西。
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戶低。
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雞鳴朝謁滿,露白禁門秋。
爽氣臨旌戟,朝光映冕旒。
河宗來獻寶,天子命焚裘。
獨負池陽議,言從建禮游。
去歲投荒客,今春肆眚歸。
律通幽谷暖,盆舉太陽輝。
喜氣迎冤氣,青衣報白衣。
還將合浦葉,俱向洛城飛。
鐵騎幾時回,金閨怨早梅。
雪寒花已落,風暖葉應開。
夕逐新春管,香迎小歲杯。
盛時何足貴,書里報輪臺。
東郊暫轉迎春仗,上苑初飛行慶杯。
風射蛟冰千片斷,
歌吹銜恩歸路晚,棲烏半下鳳城來。
龍池躍龍龍已飛,
龍德先天天不違。
池開天漢分黃道,
為報寰中百川水,
來朝此地莫東歸。
洞壑仙人館,孤峰玉女臺。
空蒙朝氣合,窈窕夕陽開。
流澗含輕雨,虛巖應薄雷。
正逢鸞與鶴,歌舞出天來。
制書下關右,天子問回中。
壇墠經過遠,威儀侍從雄。
黃麾搖晝日,青幰曳松風。
回望甘泉道,龍山隱漢宮。
彤史佳聲載,青宮懿范留。
形將鸞鏡隱,魂伴鳳笙游。
送馬嘶殘日,新螢落晚秋。
不知蒿里曙,空見隴云愁。
濯龍門外主家親,
鳴鳳樓中天上人。
自有金杯迎甲夜,
還將綺席代陽春。
閶闔連云起,巖廊拂霧開。
玉珂龍影度,珠履雁行來。
長樂宵鐘盡,明光曉奏催。
一經推舊德,五字擢英才。
儼若神仙去,紛從霄漢回。
千春奉休歷,分禁喜趨陪。
周原五稼起,云海百川歸。
愿此零陵燕,長隨征旆飛。
羽檄西北飛,交城日夜圍。
廟堂盛征選,戎幕生光輝。
雁行度函谷,馬首向金微。
湛湛山川暮,蕭蕭涼氣稀。
餞途予憫默,赴敵子英威。
今日楊朱淚,無將灑鐵衣。
今夕重門啟,游春得夜芳。
月華連晝色,燈影雜星光。
南陌青絲騎,東鄰紅粉妝。
管弦遙辨曲,羅綺暗聞香。
人擁行歌路,車攢斗舞場。
經過猶未已,鐘鼓出長楊。
北邙山上列墳塋,
萬古千秋對洛城。
城中日夕歌鐘起,
山上唯聞松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