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吟
人之常情,無重于死。
恩感人心,死猶有喜。
怨結人心,死猶未已。
恩怨之深,使人如此。
人之常情,無重于死。
恩感人心,死猶有喜。
怨結人心,死猶未已。
恩怨之深,使人如此。
在人之常情中,沒有比死亡更重大的事了。恩情能打動人心,即便受恩者死去也會心懷歡喜。怨恨郁結在人心,即便人死去了怨恨也不會停止。恩怨的影響如此之深,能把人變成這樣。
常情:通常的情理。
恩感:恩情打動。
猶:還,尚且。
已:停止。
邵雍一生隱居不仕,潛心研究學問、講學著書。此詩可能是他在生活中觀察到人與人之間恩恩怨怨的現象,有感而發創作出來,以表達對人情世故的深刻認識。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恩怨對人心的重大影響。其特點是語言質樸,觀點鮮明。它從人情常理角度出發,對恩怨進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人際關系問題。
陰陰夏景變馀春,清曉園林未有塵。日日東風欺弱柳,鵝黃吹盡作青云。少室山前日日風,望嵩樓下水溶溶。卷將春色歸何處,盡在車前榆莢中。吹盡成蹊桃李塵,兔葵燕麥一番新。只應解籜抽青玉,霜節棱棱尚可人。古柳參天鳴啄木,青蕪覆地下鳴鳩。白頭懶作留春計,睡起移時獨倚樓。睡足高檐春日斜,碾聲初破小龍茶。樓邊綠樹飛紅盡,春色墻陰老薺花。青春已屬明年事,晝漏初知夏景長。日日南風筍成竹,殘紅雖有不成妝。春歸草木漫青紅,半委塵埃半逐風。誰似長楸百馀尺,高張錦繡照青空。酴醾壓架不勝繁,洗雨吹風更可憐。姑射仙人本仙骨,百花凋盡獨嬋娟。
一道珠簾水,長懸蒼翠間。冷風吹白日,急雨響空山。石瀨林端齒,潭清鏡里顏。采奇欣共賦,臨發復忘還。
雅操俱當第一流,逸材千里見驊騮。閒來同坐北窗下,如在清風李郭舟。
一夕秋風老玉顏,無人但掩白云關。臥當流水難成夢,行見梅花不欲還。禪寂定于征戰后,功名應在有無間。葛巾風度開東漢,賴爾林泉一日閒。
女蘿垂壁翠屏開,水落空營雨滴苔。征客漫愁城路濕,蜀山返照向關來。
柳岸系舟風欲穩。繞堤金粟香成陣。翠蓋離披人遠近。為借問。紅衣爭得如紅粉。蓮葉偏多香露潤。蓮花乍謝蓮心嫩。玉腕采蓮人欲困。無多恨。思隨流水流難盡。
篷底煙飄一線香,含情無語對秋江。野人慣洗塵頭膩,未洗塵頭幾點霜。
長江淡淡吞天去,甲子隨波日日流。萬事轉頭同墮甑,一身隨世作虛舟。
沙暖鴛鴦困,江寒翡翠愁。紅蓮秋的歷,短棹晚夷猶。處世長無累,端居百不憂。時時明月下,橫笛倒騎牛。
銀漢迎仙佩,金飆動客舟。江湖逢此夕,砧杵報新秋。塵世傷萍梗,清宵看女牛。班姬團扇賦,吟罷不勝愁。
傲骨憑誰語,幽懷只自知。筍輿連遠道,皀帽拂涼思。蕉鹿疇先覺,黃粱未半炊。嗟予羈旅日,麾楮寄遐思。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之子非傾蓋,興辭遠相媚。謬以良璞珍,入眼豈為貴。余本崎嵚者,失身墮文藝。龍臥茍不堅,奔走成晚歲。雕蟲不利人,浮譏滿天地。昌歜棲江沚,謬中圣賢嗜。愧無瓊玖報,贈言或可繼。一念百里間,春榮與秋悴。范生始文苑,班公僅循吏。毋以簿牘煩,此中有精意。
鳳輦逶迤環紫極,春明雨露動宸思。遍修祖祀橋山冢,更侍慈顏太液池。原陵回望衣冠道,汾水空慚簫鼓辭。神圣于今兼順孝,相如欲賦苦才遲。
羊皮贖去士,馬革斂還尸。天下方無事,孝廉非哭時。
清流凡幾曲,兩岸盡蒹葭。但見山形合,寧知溪路斜。峰陰時作雨,水氣晚蒸霞。古樹飄霜葉,驚濤濺雪花。密竹藏樵路,垂蘿系釣槎。倘因漁父去,還見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