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寺次岳侍郎韻
鶴林古竹院,馬素舊松關。
草合門前路,云埋寺后山。
花神千載去,僧話片時閑。
滿壁瑰奇句,慙窺豹一斑。
鶴林古竹院,馬素舊松關。
草合門前路,云埋寺后山。
花神千載去,僧話片時閑。
滿壁瑰奇句,慙窺豹一斑。
鶴林寺是古老的竹院,門前道路旁馬匹靜靜佇立在舊松關前。門前的道路已被荒草覆蓋,寺后的山巒被云霧掩埋。花神已離去千年,僧人閑談片刻享清閑。滿墻壁都是瑰麗奇絕的詩句,我慚愧只能窺見這如豹身上的一斑。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馬素:此處應指馬匹,“素”可能為修飾,表馬的狀態或特征。
草合:荒草覆蓋。
花神:掌管花的神。
慙:同“慚”,慚愧。窺豹一斑: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鶴林寺時,看到寺中的景象,又看到前人留下的詩句,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游覽古寺。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鶴林寺的清幽之景和詩人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古寺文化的欣賞和自我反思。
振衣山畔寺,載酒寺邊樓。笛散千峰雨,砧傳萬井秋。地因邀月勝,人擬御風游。不盡蕭森氣,寒江正北流。
吳門昔有隱君子,家住洞庭山上頭。詩律深嚴唐句法,衣冠典雅晉風流。閒看白鹿眠深草,時許沙鷗近釣舟。萬事從今總零落,獨馀明月照荒丘。
蓬萊閣前春水生,丹邱之鳳雙飛鳴。滄波照見云錦色,碧落散作簫韶聲。豈無仙人下刷羽,亦有隱者來濯纓。池上于今望吾子,一曲陽春歌太平。
才華落落共稱賢,闕里衣冠奕世傳。明日馳心千里外,何時聚首五云邊。停鞭謾酌青尊酒,看劍重歌白雪篇。相府平安遙致問,秋風旅雁正翩翩。
勝境不可得,生綃馀舊圖。丹青初彷佛,塵土半模糊。蝴蝶飛疑去,波濤折轉無。良工今豈有,為爾一長吁。
因見落花心覺悟,薄羅襟上淚痕乾。容顏縱似花枝好,能得君王幾日看。
土曠深耕少,江平遠釣多。生平皆棄本,金革竟如何。
幽人夜不眠,松下倚寒石。秋月落江潭,千里堪空碧。
山谷不平山徑斜,自營園圃只為家。鉤刀斫樹刨泥石,藤蔓縛樁圍護笆。毛雨不妨燒野火,輕寒自欲促春芽。山妻背子供餐飲,又掘繁星種地瓜。
晚風清,淡云卷盡輕羅。看銀蟾、初離海上,萬里碧漢澄波。碾云衢、玉輪緩駕,照山影、寶鏡新磨。光徹庭除,寒生綺席,無聊清興助吟哦。共宴賞、明宵天氣,晴晦又知他。無眠處,衣濡湛露,目斷明河。念年來、青云失志,舉頭羞見嫦娥。且高歌、細敲檀板,拚痛飲、頻倒金荷。斷約他年,重揮大手,桂枝須斫最高柯。恁時節、清光比似,今夕更應多。功名事,到頭須在,休用忙呵。
烏散廟堧空,清香肅赪宮。太常齋禁密,列祖享儀崇。井叩銅瓶月,墀鳴玉佩風。聽鐘候車駕,庭燎已烔烔。
春來日日起狂風,不分南北與西東。行客怕風兼怕水,幾時上得呂梁洪。
軟舞差差過一生,家山破碎總心驚。新鶯不管興亡恨,飛上柔條故弄聲。
綠江煙草渺天涯,燕子來時未到家。宿酒恰隨春夢醒,雨聲落盡碧桃花。
獨向寒燈駐小舟,夕陽蟬響競哀秋。卻憐月影因誰瘦,都覺山眉學我愁。十載西風思雁信,半生羈路憶貂裘。年來塊壘澆難盡,更把螺觴酌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