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渭北使府留別
結發逐鳴鼙,連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虜,鎧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軍羽校齊。
報恩身未死,識路馬還嘶。
列嶂高烽舉,當營太白低。
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
截海取蒲類,跑泉飲?鵜。
漢庭中選重,更事五原西。
結發逐鳴鼙,連兵追谷蠡。
山川搜伏虜,鎧甲被重犀。
故府旌旗在,新軍羽校齊。
報恩身未死,識路馬還嘶。
列嶂高烽舉,當營太白低。
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
截海取蒲類,跑泉飲?鵜。
漢庭中選重,更事五原西。
年少時便追隨戰鼓投身軍旅,連續作戰追擊匈奴首領。在山川中搜索潛藏的敵人,身披厚重的犀牛皮鎧甲。原來幕府的旌旗仍在,新軍中的軍官整齊排列。我還未死定要報答君恩,識路的戰馬也在嘶鳴。連綿的山峰上高舉起烽火,軍營上空太白星低垂。手持七尺長劍平定敵寇,用一丸泥封守險關。要跨海奪取蒲類國,讓戰馬喝跑泉里的水。朝廷很重視這次選拔,我將再赴五原西邊任職。
結發:指年輕時。鳴鼙:戰鼓。
谷蠡:匈奴官名。
重犀:厚重的犀牛皮鎧甲。
羽校:軍官。
太白:星名。
封檢一丸泥:比喻據守險要。
蒲類:西域國名。
?鵜:水鳥名。
中選:被選中。
五原:地名。
此詩應是詩人再次被任命到渭北使府任職時所作。當時邊疆戰事不斷,朝廷需要有能力的將領去駐守邊疆。詩人懷著報國之心,再次踏上征程,在臨行前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決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報國之志和對朝廷的忠誠。其突出特點是氣勢豪邁,情感激昂。展現了詩人的英雄氣概,在邊塞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體現了詩人渴望在邊疆建功立業的精神。
英雄蓋世上將軍,洞寇聞風喪膽魂。寸刃不施機莫測,看渠談笑定乾坤。
龜毛兔角號空虛,既被無收豈是無。自有真無遍諸有,燈光何礙也嫌渠。
富貴功名世競癡,清吟往往不趨時。請君多算公卿命,莫要逢人舉似詩。
漢唐舊跡已無城,虎視龍興幾戰爭。試上鐘樓南北望,秦山渭水擁西京。
迢迢江上云,杳杳云邊樹。云光與樹色,染映如朝霧。泉響巖壑秋,帆歸海天暮。恍惚月明時,輕舟浣溪渡。
洞里蕃釐觀,江頭十萬家。春來歌玉樹,不必問瓊花。
蛟龍作云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適,胡然愁予襟。架插千卷書,壁掛無弦琴。希賢復希圣,視古猶視今。所貴生世間,動止為人欽。有琴莫厭彈,有酒莫厭斟。窮居見高節,寡和乃希音。誰能言囁嚅,強顏隨冠簪。子云媚新室,立言徒艱深。神龍困淵蟄,野鶴凌空飛。飛潛不同調,一喜復一悲。我生悟物理,獨立恒無依。飲酒得真趣,讀書探指歸。匪為究窮達,亦復知榮衰。前賢有遺則,行行慎無違。
征雁成行云外度。惱殺飄風,吹散東西去。既是飄風無定處。分飛何不吹教聚。倚遍雕欄無共語。楊柳絲絲,又送愁千緒。放下重簾不忍覷。碧煙芳草斜陽暮。
數里出城郭,悠然遠市囂。寺閒風卷磬,泉激月生潮。密竹隱茅舍,疏花帶野橋。曲堤郁芳若,歸路不知遙。
雨馀秋蘚幾堆錦,日出朝葵千簇金。對景適然發清嘯,野猿驚泣綠楊深。
南人偏識荔支奇,滋味難言只自知。剛被北人來借問,香甜兩字且酬伊。
麝煤燒盡雁舊沈,回首鄰園思不禁。云里關山孤客夢,月中砧杵萬家心。生偏耐冷憐秋菊,倦即知還愧暮禽。檢點寒衣更惆悵,緇塵痕比去年深。
舊時曾詠木蘭幽,舊藁飄零莫自收。老境不妨花固發,人今白盡十分頭。
來往舟如屋,相隨一月期。登途不忍去,翻似別家時。曠野惟看樹,高城不見人。新梅臨水發,照影為誰春。
驕陽不能久,密雪自相催。急霰初鳴瓦,飛花旋集臺。著人消瘴疫,覆麥長根荄。欲試樽中物,門前問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