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遁澤雨中韻 其一
梅霖博得遁翁憐,磊磊詩郵忽到前。
噀霧掃清塵外馬,瀑泉呼起耳中蟬。
妨它種事并芒事,知是豐年或歉年。
陋巷一瓢應易足,更無思慮且安眠。
梅霖博得遁翁憐,磊磊詩郵忽到前。
噀霧掃清塵外馬,瀑泉呼起耳中蟬。
妨它種事并芒事,知是豐年或歉年。
陋巷一瓢應易足,更無思慮且安眠。
梅雨得到了遁翁的憐惜,一封封滿是詩作的信件忽然送到眼前。像噴水驅散霧氣般掃清了塵世之外的紛擾,如瀑布泉水聲喚起了耳中的蟬鳴。梅雨妨礙了耕種之事,也不知這一年是豐收還是歉收。身處簡陋小巷有一瓢飲便容易滿足,不再有其他思慮安然入眠。
梅霖:梅雨。
遁翁:可能是作者友人。
詩郵:裝有詩作的信件。
噀霧:噴水成霧,這里形容掃除紛擾。
芒事:農事。
一瓢:出自《論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指安貧樂道的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梅雨時節。作者收到友人遁翁的詩作,結合當時的梅雨天氣和農事情況有感而發,展現出其安于現狀、淡泊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象與自身情感、對農事的關切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作者獨特的心境和創作風格。
不下南昌縣,書齋每日閑。
野花當砌落,溪鳥逐人還。
有興常臨水,無時不見山。
千峰數可盡,不出小窗間。
武陵何處訪仙鄉,古觀云根路已荒。
細草擁壇人跡絕,
全覺此身離俗境,玄機亦可照迷方。
山頂東西寺,
江中旦暮潮。
歸心不可到,
松路在青霄。
客齋開別住,坐占綠江??。
流水非外物,閑云長屬君。
浮榮未可累,曠達若為群。
風起高梧下,清弦日日聞。
九日山僧院,
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
誰解助茶香。
春日繡衣輕,春臺別有情。
春煙間草色,春鳥隔花聲。
春樹亂無次,春山遙得名。
春風正飄蕩,春甕莫須傾。
郡理日閑曠,洗心宿香峰。
雙林秋見月,萬壑靜聞鐘。
佩玉行山翠,交麾動水容。
如何股肱守,塵外得相從。
重陽荊楚尚,高會此難陪。
偶見登龍客,同游戲馬臺。
風文向水疊,云態擁歌回。
持菊煩相問,捫襟愧不才。
厭向人間住,逢山欲懶歸。
片云閑似我,日日在禪扉。
地靜松陰遍,門空鳥語稀。
夜涼疏磬盡,師友自相依。
少時不見山,便覺無奇趣。
狂發從亂歌,情來任閑步。
此心誰共證,笑看風吹樹。
山侶相逢少,清晨會水亭。
雪晴松葉翠,煙暖藥苗青。
靜對滄洲鶴,閑看古寺經。
應憐叩關子,了義共心冥。
山中常見月,不及共游時。
水上恐將缺,林端愛落遲。
烏驚憲府客,人詠鮑家詩。
永夜南橋望,裴回若有期。
百緣唯有什公瓶,萬法但看一字經。
從遣鳥喧心不動,禪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聽。
晦夜不生月,琴軒猶為開。
墻東隱者在,淇上逸僧來。
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
風流高此會,曉景屢裴回。
亞歲崇佳宴,華軒照淥波。
渚芳迎氣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時訓,書祥辨政和。
從公惜日短,留賞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