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上人房
自占一窗明,小爐春意生。
茶分香味薄,梅插小枝橫。
有意探禪學,無心了世情。
不知清夜坐,知得若為清。
自占一窗明,小爐春意生。
茶分香味薄,梅插小枝橫。
有意探禪學,無心了世情。
不知清夜坐,知得若為清。
自己獨占著一扇明亮的窗戶,小爐中生出了春意。茶的香味淡薄,梅花斜插著小小的花枝。有心去探究禪學,卻無心去理會世間的事情。不知道在這清靜的夜晚獨坐,能體會到怎樣的清凈。
洵上人:指名叫洵的僧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占:占據。
禪學:指佛教的禪理、禪法。
若為:怎樣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拜訪洵上人時,被禪房清幽環境感染,結合自身心境創作此詩,體現對禪學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禪學的探索和對世俗的疏離。特點是意境清幽,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文人對禪意生活的追求。
意外驚聞汝失兒,前書曾謂已勝醫。
庸知一子天終奪,此事十年吾所悲。
來日艱虞應自惜,大倫朋友豈能遺。
北來好及榴花放,只怕重題舊苑詩。
水面奇峰云作幃,
波心文石錦成堆。
篙師下瀨莫容易,
遲我停橈飽看回。
不見章臺街上柳,纖勻初畫雙眉。輕盈婀娜惹游絲。少年走馬,花酒戀芳菲。
千里心期歸較晚,長條不似前時。東風似與解相思。多情時遣,飛絮點春衣。
新涼吹到數行書,
香入巖花麝不如。
知我京華老無力,
滿壺清酒載勤渠。
聞名慳一面,見畫悟同門。
衣缽承盧趙,鉤皴逼宋元。
明窗堪自遣,斯道共誰論。
格禁空翹跂,神交海內存。
日落叩營門,短衣不至骭。
長揖未云已,軍膳已羅案。
書生能健步,顧語一笑粲。
諒知得渠魁,已誓不復叛。
貰其一釁鼓,觳觫弗敢竄。
一朝殺廿人,厥狀殊不悍。
攻心乃為上,枯骨固可惋。
日日牛酒來,就撫歡未散。
書生亦何知,惟有默贊嘆。
慚非甲胄士,空爾弄柔翰。
快馬健兒,記當日、先生自許。誰信道、驊騮一蹶,長鳴憶主。凄切新詞楊柳月,悲涼雜劇梧桐雨。更北平、回首暮云低,呼鷹處。
朝共市,難容與。山共水,聊延佇。且岑牟單絞,搔頭箕踞。千石硬弓千日酒,三條樺燭三撾鼓。正男兒、失路述生平,踦閭語。
有道開天啟,龍飛又見春。
鉤陳新法座,玉帛會臣鄰。
瑞雪三花爛,條風萬化均。
朝回花底坐,云氣染衣巾。
太華之下。
白骨狼藉。
曉拂青銅感歲闌,蕭蕭華發強扶冠。
病憎蛇影能為怪,老愛松心不受寒。
世務焦頭機已息,主恩淪髓報應難。
鏌铘自躍非吾意,且作洪爐舊物看。
索寞干戈際,交游不棄遺。君真斲鼻手,我愧折肱醫。末學窮何用,虛名老不宜。寒窗但塵稿,難療十年饑。
余發已種種,子來真枉生。深勤兩鳧集,何止一牛鳴。晚徑泥猶滑,春江岸欲平。論詩方有味,為我老彌明。
五云深護九重城。
感洪恩,一人有慶。
陽初長,禮方行。
帝德文明。
表率家邦正。
無金可寄東門傅,
有齒能欺柱下蒼。
香雪支離半墜風,
柔條無奈不成叢。
阿蠻如許風流骨,
打困秋千細雨中。
峴南眾峰外,窅然空谷深。
丹樓倚碧殿,夐出道安林。
習池抱鄰曲,虛窗漱清音。
竹靜幽鳥語,果熟孤猿吟。
故多物外趣,足慰倦客心。
但恨紲塵羈,無繇數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