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十首 其一
滔滔東流水,赴海無歸期。
亭亭右轉日,今茲復來茲。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
思慮復營營,恐為達者嗤。
滔滔東流水,赴海無歸期。
亭亭右轉日,今茲復來茲。
人生寄天地,百年七十稀。
思慮復營營,恐為達者嗤。
滔滔不絕的東流水,奔向大海一去不回。那轉動的太陽,落了又升。人生寄居于天地之間,能活到七十歲的人十分稀少。還在那里思慮不停、鉆營忙碌,恐怕會被通達之人嘲笑。
亭亭:旋轉的樣子。
今茲復來茲:指太陽落了又升起,循環往復。茲,此。
營營:忙碌、鉆營的樣子。
達者:通達事理的人。
此詩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結合晉代社會動蕩、玄學盛行的大環境,詩人可能有感于人生無常,時光易逝,因而寫下此詩,表達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人生短暫,批判世人的功利鉆營。其特點是借自然之景抒人生之情,富含哲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魏晉時期詩歌對人生思考的主題傾向。
小隊沖寒路不喧,長松影落給孤園。迎風十里旃檀氣,負郭千家古雪村。靈月自生空谷底,暗泉環漱半山根。到來未敢窮游目,時亟方嚴鎖鑰門。
詞人例作秋風客。征衫吟鬢無消息。雁語一天霜。湖窗初月黃。靈巖投老地。灰劫今何世。遲汝一枝筇。蕩云海日中。
誰家修篁千萬竿,短墻流水朱闌干。孤芳托根得春早,一枝斜出行路看。遙凝青林炯初霽,一點兩點雪未殘。小窗月落霜角動,誰與伴此空山寒。
修短由來不可期,未應天道竟無知。將聞司馬終傳史,猶記伯魚初學詩。江阻錢塘何限恨,山埋玉笥有馀悲。老懷正復成多感,況值梅黃雨細時。
五里青山下夕暉,一林松影罥宮衣。主人遠送到溪返,眾客相隨乘月歸。詩壘笑予非巨敵,酒兵須子突重圍。他時莫忘漁樵會,南國西風候雁飛。
春日江陵去,煙花萬里途。山川留故郢,舟楫帶三吳。樹影湘流轉,猿聲峽月孤??堑峭?,天北是皇都。
等觀非白亦非紅,開落那知色自空。落葉成陰花又子,幾將心事托東風。
萬斛秋愁強自寬,夜深風露伴孤寒??蓱z萬里長空月,只得窗前一片看。
螳臂初來攫晚蟬,那知黃雀沫饞涎。王孫挾彈無人處,一夜雕盤薦玳筵。
也曾嬌媚惹人憐,未敢僭梅春佔先?;緹o知罪何有,當時不合竟東遷。
柳徑柴門辟向東,竹垣高樹引清風。林中送客行常遠,屋里看山興不窮。唯須藥物供身病,且愛閭閻屬歲豐。世事浮云那足問,此生?老蠹魚叢。
昔人乘鶴去,遺洞已千秋。云向蒼梧過,仙從紫府求。風雷喧碧柳,龍虎護丹丘。未遂幽棲志,空令兩度游。
游絲風煖飐飛花,窈窕簫聲隔彩霞。畢竟神仙難換骨,自分丹火煮胡麻。
神祐恭惟及物深,中間感應妙精勤。要知應處還為感,終始惟當秉一心。
龍門正氣接天都,抗疏高名壯伏蒲。獨以時危鳴仗馬,不因秋老憶莼鱸。熙朝終是霜霆重,幽夢還將日月扶。世事正須同擊楫,競傳江左有夷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