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隠和韻謝再答之
我已百念灰,只有敬賢念。
事之云乎哉,敢分席半片。
不思笙鶴隨,猶望衣缽禪。
舉杯邀杖履,同問春深淺。
徘徊梅月下,不嗔蘋藻薦。
公詩太過情,置我冰而炭。
年來從心游,琴瑟幸非遠。
一謙生萬和,一默屈大辨。
今日知公心,它日識公面。
朝夕愿趨隅,稽首侍香案。
我已百念灰,只有敬賢念。
事之云乎哉,敢分席半片。
不思笙鶴隨,猶望衣缽禪。
舉杯邀杖履,同問春深淺。
徘徊梅月下,不嗔蘋藻薦。
公詩太過情,置我冰而炭。
年來從心游,琴瑟幸非遠。
一謙生萬和,一默屈大辨。
今日知公心,它日識公面。
朝夕愿趨隅,稽首侍香案。
我已心灰意冷,諸多念頭消散,唯有敬重賢才的想法還在。侍奉賢才而已,怎敢奢求分占半席之地。沒想著能有笙鶴相隨相伴,還盼能得衣缽真傳。舉起酒杯邀請您前來,一同探尋春天的氣息。在梅月之下徘徊,不介意用蘋藻祭祀。您的詩情感太過深厚,讓我內心如置冰火之中。這些年隨心而游,所幸琴瑟之音并不遙遠。一次謙遜能帶來萬般和諧,一次沉默能折服雄辯。如今知曉您的心意,日后定能見到您的面容。早晚都愿在您身旁,恭敬地在香案前侍奉。
百念灰:眾多念頭都已熄滅,形容心灰意冷。
敬賢念:敬重賢才的想法。
分席半片:指分占一定的地位或待遇。
笙鶴:傳說中仙人所乘之鶴,這里有相伴之意。
衣缽禪:佛教中師父傳給徒弟的袈裟和缽,象征佛法傳承,這里指學問或技藝的傳承。
杖履:指老人出行用的拐杖和鞋子,代指老人,這里指賢才。
蘋藻薦:蘋、藻是兩種水草,古代常用來祭祀,這里表示微薄的供奉。
從心游:隨心而游。
琴瑟:常比喻夫妻和諧,也可指美好的音樂或事物。
一謙生萬和:一次謙遜能帶來很多和諧。
一默屈大辨:一次沉默能折服雄辯。
趨隅:走向角落,有恭敬侍奉之意。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渴望學問、敬重賢才的階段,遇到一位讓自己敬仰的賢才,對方可能寫詩相贈,詩人便作此詩回應,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愿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賢才的敬重和渴望得到其指點傳承。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清隠開山有勝緣,南山松竹上參天。
擗開華岳三峰手,參得浮山九帶禪。
水鳥風林成佛事,粥魚齋鼓到江船。
異時折腳鐺安穩,更種平湖十頃蓮。
厲廉隅而不劌,故竊比于彭耽之壽。
屈曲而有直體,能獨立于雪霜之后。
伯夷食薇而清,陳仲咽李而瘦。
涪翁晝寢,蒼龍掛壁。
涪翁履危,心如鐵石。
窮山獨行,解兩虎爭。
終不使卞莊乘間,而孺子成名。
九仙漚和湯,浴此二水牯。
主人無施心,冷暖各得所。
道途開十方,瓢杓汲萬古。
欲問源從來,大雄山有虎。
看除日月坐中銓,一歲應無官九遷。
蔥韭盈盤市門食,詩書滿枕客床氈。
留連節物孤朋酒,惱亂鄰翁謁子錢。
誰料丹徒布衣得,困窮且忍試新年。
為吏困米鹽,曲肱夢靈泉。諒非調鼎手,正覺荷鋤便。
在公雖勤苦,歸喜叔山禪。去我忽數日,草蟲傍床煎。
屋角鳥烏樂,行輿響擔肩。包解分柿栗,兒女鬧樽前。
白纻繞祖塔,香攜青原煙。玄珠一百八,夜紉湘縷穿。
高林風落子,老僧選霜堅。袖中出新詩,山水含碧鮮。
五言吾老矣,佳句付惠連。
團扇如明月,動搖微風興。
屏去坐上熱,袪逐盤中蠅。
有用何提挈,無心分愛憎。
炎炎雖可貴,棄置奈寒冰。
仇侯能騎矍鑠馬,席上亦賦競病詩。
玄冬未雷蒼蛇臥,玉山無年天馬饑。
三年荷戈對搖落,十倍乞弟亦可縛。
何如萬騎出河西,捕取弄兵黃口兒。
往歲在辛丑,從師海瀕州。外家有行役,拜公古邗溝。兒曹被鑒賞,許以綜九流。仍許歸息女,采蘋助春秋。
斯文開津梁,盛德見虛舟。離合略十年,每見仰清修。久次不進遷,天祿勤校讎。文武修袞職,諫垣始登收。
身趨鄴公城,逐臣既南浮。孌彼丞中饋,家庭供百羞。堂堂來問寢,忽為云霧休。遺玩猶在篋,汝水遶墳丘。
南箕與北斗,日月行置郵。相逢輦轂下,存沒可言愁。當年小兒女,生子欲勝裘。甌越委琴瑟,江湖拱松楸。
持節轉七郡,治功無全牛。還朝蒙嗟識,明月豈暗投。抱被直延閣,疏簾近奎鉤。
三生石上夢,記是復疑不。隠幾付天籟,閱人如海鷗。襟懷俯萬物,顏鬢與百憂。
長歌可當泣,短生等蜉蝣。悲歡令人老,萬世略同流。軒冕來逼身,白蘋晚滄洲。
履拂知道肥,浄室見天游。小人樂蛙井,癡甚顧虎頭。世緣真嚼蠟,骨相謝封侯。
松根養茯苓,歲晏望華辀。
持軸山中大慈圣,普應諸供作佛事。
雖設大鈴金剛杵,如世休馬櫜弓矢。
龍女來獻九淵珠,無心奉施無心受。
清浄之眾見尋常,相視還如土木偶。
建溪有靈草,能蛻詩人骨。
除草開三徑,為君碾玄月。
滿甌泛春風,詩味生牙舌。
平斗量珠玉,以救風雅渴。
定知胸中有,璀璨非外物。
執虎探虎穴,斬蛟入蛟室。
破鏡掛西南,夜闌清興發。
危言諸公上,殊勝弄翰墨。
成仁冒鼎鑊,聞已歸諫列。
收汝救月弓,蛙腹當坼裂。
開云照四海,黃道行堯日。
閉門斲車輪,出門同軌轍。
傳語濠州賢刺史,隔年詩債幾時還。
因循樽俎疏相見,棄擲光陰只等閑。
心在青云故人處,身行紅雨亂花間。
遙知別后多狂醉,惱殺江南庾子山。
循吏功名兩漢中,平生風義最雍容。
魚游濠上方云樂,??在承塵忽告兇。
掛劍自知吾已許,脫驂不為涕無從。
百年窮達都歸盡,淮水空圍墓上松。
春將祠事出門扉,宮殿參差繚翠微。
清曉風煙迷部曲,小蹊桃杏掛冠衣。
葉公在昔真龍去,王令何時白鶴歸。
糟魄相傳漫青史,獨懷千古對容徽。
月明猶在搭衣竿,曉踏臺南路屈盤。
騶子雨中先馬去,村童煙外倚墻看。
鴉啼宰木秋風急,鷺立漁船野水干。
花似去年堪折贈,插花人去淚闌干。
榨床在東壁,病起繞壁行。
新醅浮白蟻,渴見解朝酲。
小槽垂玉筯,音響有余清。
疾風春雨作,靜夜山泉鳴。
安得朱絲弦,為我寫此聲。
想知舜南風,正爾可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