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贈試官
公子求賢未識真,
欲將毛遂比常倫。
當時不及三千客,
今日何如十九人。
公子求賢未識真,
欲將毛遂比常倫。
當時不及三千客,
今日何如十九人。
您這位公子尋求賢才卻沒有識得真正的人才,想把毛遂這樣的人混同于普通人。當年毛遂在三千門客中并不突出,如今又怎能與那十九人相提并論呢。
公子:指試官。
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自薦隨平原君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
常倫:普通人。
三千客:指平原君的門客眾多。
十九人:平原君出使楚國時挑選了二十人,其中十九人起初看不起毛遂。
此詩可能是詩人科舉及第后所作。在科舉考試中,詩人或許覺得試官起初未能真正識別自己的才華,在及第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評試官不識人才。特點是用典巧妙,以毛遂故事寄寓深意。在文學史上雖不十分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直率的個性和對人才選拔的思考。
易見黃河清,難逢烏撒晴。陰霾既巳豁,險道況復平。蜀日杳千里,滇云惟十程。江花與江草,異國看春生。
樹密渾成塢,花深更有蹊。來游春尚淺,重到客應迷。已近無人境,深憐快馬蹄。風光不負約,樽酒會長攜。
念彼巢林鳥,嚶嚶復何為?托跡人群里,離群良可悲。接交自密邇,君子淡相期。至性非骨肉,世事多危疑。在昔管鮑交,何能無所欺。久久精誠著,道義猶未虧。
少因驍勇調邊城,圣主論功特著名。心解豹韜偏識陣,手揮龍劍祇輕生。黑山敵破教傳檄,青海軍回看洸兵。今日太平身獨老,柳營閒坐聽春鶯。
晝永榴花艷正勻,天涯那問矢弧辰。退衙謝客無公事,倚檻看書有斫輪。雞肋不堪磨歲月,樗材何以答君親。同來小阮殷勤甚,西爽軒前酌幾巡。
照人蟾魄圓如夢,今宵碧天如洗。寶瑟慵彈,芳尊暫酌,招手月中仙子。回欄自倚。正風色清涼,袷衣新試。祇惜流光,六龍奔轡永難系。紫霞西望萬里,岷峨曾有約,高詠同醉。散發江湖,搴裳薜荔,空憶羲皇時世。生涯倦矣。便嘆鳳嗟麟,大寰酣睡。夜已闌珊,蜃樓噓霧起。
諸方無說汝無聞,聞說俱無莫倒跟。才起絲毫奇特想,依前似不出雷門。
大音易銷沉,天地終何有。茫茫東海沙,斯人豈長久。
悲憂如路去無程,靖節終朝酒自傾。苦苦來招為醉伴,西山不使伯夷清。
江山雪冷凍欲凝,梅花萬壑藏深冰。數枝何處更江國,淡影無香亦無色。看花須看花未開,公欲尋梅尋便得。徒然約莫尋本難,白頭爛醉空吟鞍。李君平生亦清興,未始歸途日空暝。公才自出人所思,那得李君真不知。
枕西阿。仙洲玉幾對金梭。蒼山九點空中墮。影蘸煙波。避暑云端臥。愛月天邊坐。沽酒墻頭過。狂歌誰和,誰和狂歌。
已拌殘曛戀故枝。漫隨流水送芳時。青山掠影渾疑醉,白鷺親人為底癡。眉妒月,柳如絲。舊情歷歷彩云知。塔痕漸穩鈴聲遠,聽到無聲別有思。
山木凌秋似鬢蒼,靜觀浮俗飽炎涼。喚回猿鶴彈三疊,話到陳隋笑幾場。云度閑情疑路斷,草生奇馥染林香。莫乘殘照催歸騎,白下留門慣漏長。
三載江南江北,幾番天雨天晴。六合靈居夢覺,滿庭檐卜風清。
天與連生著作才,何緣潦倒困塵埃!世方板蕩遭非偶,愿已睽違志不灰。蘇軾不生淪玉局,燕丹已死冷金臺。新詩盡有幽、并氣,知自居庸躍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