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分寧張少仙二首 其一
貌與心俱古,歲寒松檜蒼。
學高眸炯月,吟苦鬢先霜。
能賦秋賓早,收功晚節香。
滿門弓冶趣,有鶚待云翔。
貌與心俱古,歲寒松檜蒼。
學高眸炯月,吟苦鬢先霜。
能賦秋賓早,收功晚節香。
滿門弓冶趣,有鶚待云翔。
容貌和內心都古樸,如同寒冬中蒼勁的松柏。學問高深,目光如明月般炯炯有神;吟詩辛苦,兩鬢早早染上了白霜。年輕時就能寫出優秀的賦作,晚年取得成就,美名遠揚。全家都有從事技藝的志趣,還有如鶚鳥般的人才等待著在云霄中翱翔。
歲寒松檜蒼:松檜在寒冷的冬天依舊蒼翠,比喻人有高尚的品格和堅韌的意志。檜,一種常綠喬木。
眸炯月:目光像明月一樣明亮。
吟苦:指吟詩很辛苦。
能賦秋賓早:早年就能寫出好的賦作。秋賓,可能指秋季的賓客,這里表示有才華能在早期就有所表現。
收功晚節香:晚年取得成就,聲譽良好。
弓冶趣:指家族有從事某種技藝的傳統和志趣。《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鶚:一種猛禽,這里比喻有才華、有志向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挽”可知,這是一首挽詩,是作者為悼念分寧的張少仙而作。當時張少仙可能已經離世,作者通過此詩表達對他的敬意和惋惜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張少仙,高度贊揚了他的品德、學問和才華,同時對其家族人才表示期許。詩中形象地塑造了張少仙的形象,展現了他一生的成就。在文學上,以簡潔質樸的語言表達真摯情感,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噴壑西來起白虹,奔沖勢欲倒危峰。雙池涵空浴雨曜,一氣化云從九龍。香帶落花紅滾滾,細穿修竹綠溶溶。一瓢會入調羹鼎,未必中泠世所宗。
一別湘山今幾載,盜賊縱橫爾猶在。北來鐵馬獵夷門,金錯旗竿繞湖海。憐我避亂荒村中,杖錫穿云窮崔嵬。茅檐瀹茗清風生,月隱霄間星磊磊。高談微及古興亡,為言致禍由時宰。著屐包腰卻下山,恐觸危機吁莫采。
寸鐵安能鑄大鐘,行藏空負翠微峰。適觀云谷老人作,恐與武夷精舍同。落日還憑高閣望,曉風又速畫船東。野花莫亂桓公眼,大構猶須訖此工。
望淮軒上客來頻,多有江南故舊人。云起八公簾半捲,風傳百和酒初巡。吳艘順下帆如葉,海鶴橫飛翅若輪。日日倚闌圖畫里,不知身是異鄉民。
太古秦山繞,三陽渭水彎。今來封土上,幾個愧愚頑。中國如危廈,搖搖時嘆之。五千年不倒,賴有此為基。
千秋風雨伴瓊英,誰解當時康樂情。柳外鳴禽無舊雨,池邊春草有新榮。但因夙志矜操守,不為榮華獻頌聲。每念馬崗君子恨,萇弘化碧染秋箏。
秋興因高賦,雄才憶省郎。山川思不極,云樹莽蔥蒼。對酒知時變,看花恨別長。如何霜后雁,猶未達瀟湘。
延州守,延州城,夏人走。小范老子不可欺,熊羆十萬胸中有。邊巖保障鄜延多,銅柱高標馬伏波。三川不飲西羌馬,兩河靜聽邊兒歌。種判官,任總管,克敵白豹城青澗。西賊聞公驚破膽,覆巢之下無完卵。焚書意何嚴,通書詞何婉。便宜從事真將軍,王臣匪躬惟蹇蹇。朝議誣公公未知,延州解嚴耀州貶。酋長高呼范龍圖,空有堅城鎮柔遠。經略韓琦,樞密鄭戩。何況天子神武姿,驅策將士干城選,天威戢賊賊不反。功名反手敗垂成,當年宰相呂夷簡。
怕寒懶剃髼松發,愛煖頻添榾柮柴。栗色伽梨撩亂掛,誰能勞苦強安排。
鼓瑟湘靈何不見,羽人巖下奏簫笙。牛行石髓遺金跡,龍起沙潭噴玉聲。采藥尋師應病暍,叩關問道不知名。芙蓉萬朵秋云老,夾徑黃花□客情。
坎澤祠容備舉,坤壇祭典爰申。靈眷遙行秘躅,嘉貺薦委殊珍。肅禮恭禋載展,翹襟邈志逾殷。方期交際懸應。
楚地春來早,群花次第開。輕黃舒柳線,重碧染莓苔。永日香凝篆,和風酒滿杯。端居叨寵渥,何以答涓埃。
酒態同推阮步兵,誰論中圣濁和清。六街金界開黃道,一夜瑤京變赤城。朋輩連鑣堪玩賞,風光轉眼幾陰晴。柏浮且盡杯中物,身后休誇百代名。
杏滿廬山萬樹紅,飛花流水石橋東。宅前奔犬尋朱孺,車上懸蛇學華公。橘井香泉春不斷,稚川丹灶火長烘。試看洗藥橋頭水,諦認原來一樣同。
薄暮涼風發,帆懸落照飛。天長人去遠,秋到客思歸。沙鳥群還集,檣烏隱漸微。坐看明月上,杯酒莫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