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沖虛鄒道士
吾師有道貌,山水個中人。
無著故無累,是清還是真。
煙霞供笑詠,泉石瀹精神。
何日分峰隠,誅茅愿卜鄰。
吾師有道貌,山水個中人。
無著故無累,是清還是真。
煙霞供笑詠,泉石瀹精神。
何日分峰隠,誅茅愿卜鄰。
我的老師有道骨仙風,是寄情山水之人。無所執著所以沒有牽累,既清正又率真。以煙霞為伴吟詩歡笑,用泉石來洗滌精神。什么時候能分占山峰隱居,我愿割除茅草與您結為鄰居。
有道貌:有超凡脫俗、符合道的容貌,指有仙風道骨。
個中人:此中之人,指深明其中道理的人,這里指融入山水的人。
無著:無所執著。
瀹(yuè):洗滌。
分峰隠:分占山峰隱居。
誅茅:割除茅草,指建造簡陋的居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可能是詩人在與鄒道士交往過程中,被其道骨仙風以及隱居山水的生活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向往。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紛擾,讓詩人渴望尋求寧靜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鄒道士的贊美和自己的隱居之愿。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逸生活的追求。
游了諸山問了禪,卻來庵里坐安然。何如一瓣焚香去,飛作祥云遍九天。
嬰兒頭上戴蓮花,詐偽迷人亂似麻。不道修行從一鼎,卻言般運有三車。泥丸有路蒸方透,紫府無涯價莫加。為勸塵中迷路者,好尋元本莫咨嗟。
不露文章世不驚,由來天亦厭虛名。弦歌夫子窮將圣,風雅靈均死獨清。其道卷懷何足恨,斯文得與豈無情。長歌獨坐滄浪水,休說他年起濯纓。
縈風楊柳綠絲長,過雨桑麻沃以光。聯騎不妨多載酒,看花無用更燒香。望窮巖電搜詩眼,愁轉車輪感別腸。勝集清游定何處,它年曲水記流觴。
雨細催花,宵長費燭,沈吟往事堪記。嶺嶠移家,漢濱閑步,乍識佩環聲起。仙城路近,還印得、溫黁香氣。借問藍橋搗玉,云英可能相似。滄溟去程萬里。怨苕華、寸心難系。待到后期歸了,綠深無地。鉛淚傾槃似洗。但仿佛、游仙夢痕里。蜃海迷樓,春云曙市。
笛聲吹破古今愁,人散殘陽下庾樓。強笑每因杯在手,俊游恰見月當頭。談空色相禪初證,思入風云筆自遒。滄海成塵等閒事,看花載酒且勾留。瞥眼韶光客里過,心期迢遞渺關河。茫茫塵劫諸天黯,裊裊秋風萬水波。山鬼有吟愁不盡,菩提無語意云何。欲探皕六興亡跡,殘照觚棱寶氣多。
吾里文華士,平生湖海襟。四書窮洛學,五字逼唐吟。多識精能事,諸公競賞音。結交猶恨晚,十載獨知心。
寒松門底如張蓋,招引嘉賓眼倍青。方丈老人迎送少,未應因汝下幽庭。
談笑誰將敵將殘,沔陽屯戍怯孤單。兵威到處降非易,地利乘機守亦難。五馬交綏凝血碧,貳車含憤剖心丹。文臣武將均無忝,不負吾君不素餐。
韶陽一曲有誰知,拍手相逢笑幾時。偶向悅亭杉外立,元來傳在最高枝。
春事遽如許,勞人渾不知。柳垂山闕處,花發雨來時。薄宦祗憔悴,故園成別離。多情睇啼鳥,獨與寸心違。
采陰丹法起何時,后漢劉晟亦自迷。不免輪回歸復道,豈將淫欲益愚癡。狗豬行狀稱為妙,神鬼陰謀不可欺。爭似無為清靜道,一爐金就養嬰兒。
青山相對總儀刑,人世浮華隔幾塵。厚味不知菘韭薄,舊銜那似菊松新。銀罌豹血爭劉項,翠釜駝峰死虢秦。大抵危機隨富貴,不曾粘著退閒人。
禪板蒲團消永日,明窗凈幾映疏筠。一爐香盡六時過,轉覺山家氣味真。
風雨做重陽。宵鉦特地長。細挼挲、菊枕萸囊。多謝殘鐙無氣力,猶為我、照空床。花暖小樓旁。春情蝶翅雙。到如今、都換秋涼。拚得沈綿償宿業,有甚個、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