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章寺前小樓
客懷依古寺,曲水茂林邊。
俯聽磵鳴石,靜看山出煙。
傍花清晚漱,對竹冷春眠。
深羨溪僧樂,幽居動歲年。
客懷依古寺,曲水茂林邊。
俯聽磵鳴石,靜看山出煙。
傍花清晚漱,對竹冷春眠。
深羨溪僧樂,幽居動歲年。
客居的情懷依托著古老的寺廟,身處曲折溪水和茂密樹林旁邊。俯身傾聽山澗中石頭被水沖擊的聲響,靜靜看著山間冒出裊裊云煙。傍晚在花叢旁洗漱,感受清新,春日對著竹子清冷入眠。深深羨慕溪邊僧人生活的快樂,他們在這幽靜之地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客懷:客居的情懷。
曲水茂林:彎曲的溪水和茂密的樹林,化用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之意。
磵(jiàn):同“澗”,山間的水溝。
漱:洗漱。
歲年:年月,時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是在客居期間,游覽天章寺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詩人在塵世中奔波,身心疲憊,在古寺周邊感受到了寧靜清幽的氛圍,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
朔風歸思滿蕭關,
筆墨荒寒點染間。
何似大癡三丈卷,
萬松殘雪富春山。
隔岸輕舟傍綠楊,
漁翁獨酌坐斜陽。
溪中魚蟹知多少,
日使漁翁在醉鄉。
陰風蕭蕭邊馬鳴,健兒十萬來空城。
角聲嗚嗚滿街道,縣官張燈征馬草。
階前野老七十余,身上鞭撲無完膚。
里胥揚揚出官署,未明已到田家去。
橫行叫罵呼盤飧,闌牢四顧搜雞豚。
歸來輸官仍不足,揮金夜就倡樓宿。
梧桐生高岡,上有朝陽枝。
鳳從南方來,覽煇而下之。
一鳴寒暑平,再鳴風雨時。
啾啾百鳥群,振翼長追隨。
亂世身還在,遐方子再過。
幾年收涕淚,此日話關河。
黔楚三生夢,悲歡一曲歌。
肯來昆水上,相共老漁蓑。
勉強報平安,欲書還遲遲。
行者馬已秣,安得罄其私。
寄信謝行人,歸去到茅茨。
但言顏色好,不異去家時。
遠游事多端,勿使衰親疑。
送君上馬去,我心君應知。
憶昨才聞召節趨,江湖日月誦除書。政途去此不容咫,物望在廷誰得如。豈但疲民望蘇醒,更知寒士待吹噓。所期異日施行次,不負于今拜獻初。
潦倒三年白下官,畏途常以此心觀。求為廟令直不易,翻入帝城良獨難。落落白頭游且倦,悠悠青眼刺空漫。文章功用知無補,保此不渝惟歲寒。
莫行心處路,
不掛本來衣。
何須更恁么,
切忌未生時。
憶昔北征秋遇雪,穹廬苦寒不堪說。
飛花如席暗燕然,把酒悲歌度佳節。
胡兒館客類西河,鐍戶不容浮蟻泄。
當時已分餐氈莩,寧復夢游炎嶺熱。
忽逐梅花行萬里,又與故山輕話別。
天公恐我愁瘴霧,十日號風吹石裂。
同云乃肯度嚴關,一夜玉峰高巀嵲。
老榕蓊密最先縞,稚竹枵虛時一折。
須知桂海接蓬瀛,滿目三山白銀闕。
不管樓高翠袖單,但嫌酒淺金杯凸。
東郭先生履雖敝,詩情卻斗冰壺潔。
歸撚凍髭搜好句,山館青燈對明滅。
為憐葉氣到黃茅,何止森森松柏悅。
豐年作守會飽暖,羈宦思歸自愁絕。
豈無菊徑樂琴書,亦有秫田供曲糵。
東岡雪后一犁春,誰在陂頭憶調燮。
愿借前籌敢決疑,
斡回天地聳當時。
舊傳太尉條侯策,
今見宣王六月詩。
暮煙凝色。柳花折去東墻立。
小雨香飛。寂寂簾開喚鳥啼。
縷金纏碧。腕橫枕角釵雙摘。
偷步香迷。月暗紅綃卷幕低。
老筆畫龍蛇,云影鋪在手。
風雨下半空,并作濤聲吼。
何物散瑤光,來結歲寒友。
好是白環俱,仙人所消受。
不襲大夫封,肯逐中原走。
深山閱古今,幽齋寶貴否。
河堤路。正下馬、曉日籠高樹。遙山隱隱云橫,知是輕帆歸處。
長亭燕子,偏不許、春光別南浦。聽歌聲、唱到將離,悄銜花瓣飛去。
還記水曲吹笙,頻呼酒江船,勝友星聚。
舊日垂楊都消瘦,誰更約、東風對舞。
今宵又、蘆根繫纜,暗潮涌、霜寒聞雁語。
怕孤篷、雨濕疏燈,醉中猶喚鷗侶。
北來久與故人違,欲寫南音寄所思。古調載歌猶有譜,停云幾和不成詩。面交寧似論心好,氣合何妨聚首遲。卻憶連床燈火夜,檐花落處雨絲絲。
市道奔趨古道違,可人迢遞費相思。夢殘細雨青燈夜,吟就停云落月詩。秋鬢已衰為客久,泰山無伴訪君遲。不知一別橋門后,幾度東風吹雨絲。
中元肆赦事荒唐,點鬼如何歲歲忙。變幻豈真有地獄,人心險惡即桁楊。
燄口家家說賬孤,盤堆珍果酒盈壺。若敖有鬼如真餒,博得酆都一飯無?
姓氏編排各一行,先期覺路列燈光。喧天簫鼓魚龍舞,舉國今宵盡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