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
一徑逶迤草自芳,何為不復更翺翔。
應須舊國還宣武,別有高臺在建章。
白鷺背花尋塔路,赤烏沖柳集宮墻。
中興不比偏安事,且對梧桐薦羽觴。
一徑逶迤草自芳,何為不復更翺翔。
應須舊國還宣武,別有高臺在建章。
白鷺背花尋塔路,赤烏沖柳集宮墻。
中興不比偏安事,且對梧桐薦羽觴。
一條小徑曲折蜿蜒,路邊的草兒自然散發著芬芳,鳳凰為何不再飛翔了呢?應該是要回到舊國重振威武,另有高臺建在了建章宮旁。白鷺背負著花朵尋找著通往佛塔的路,赤烏穿過柳林聚集在宮墻之上。中興大業可不能和偏安一隅的事相提并論,暫且對著梧桐舉起酒杯。
逶迤: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延續不絕的樣子。
翺翔:飛翔。
舊國:指原來的國家、故土。
宣武:可能指彰顯威武、重振國威等含義。
建章:建章宮,漢代長安著名的宮殿。這里可能借指宮殿。
赤烏:傳說中的神鳥,這里可能指普通的鳥。
中興:指國家由衰退而復興。
偏安: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茍安于僅存的部分領土。
薦羽觴:舉起酒杯敬酒。羽觴,古代的一種酒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中興不比偏安事”可以推測,詩人生活的時代可能是國家處于偏安狀態,面臨著內憂外患,詩人渴望國家能夠復興,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聲。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國家中興的渴望,批判偏安的局面。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思考。
何地可潸然,
陽城烽樹邊。
今朝望鄉客,
不飲北流泉。
赤白桃李花,
先皇在時曲。
欲向西宮唱,
西宮宮樹綠。
繡戶朝眠起,
開簾滿地花。
春風解人意,
欲落妾西家。
伏波惟愿裹尸還,
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只輪歸海窟,
仍留一箭射天山。
臥床如舊日,窺戶易傷春。
靈壽扶衰力,芭蕉對病身。
道心空寂寞,時物自芳新。
旦夕誰相訪,唯當攝上人。
一國沙彌獨解詩,
人人道勝惠林師。
先皇詔下征還日,
因論佛地求心地,
只說常吟是住持。
石色凝秋蘚,峰形若夏云。
誰留秦苑地,好贈杏溪君。
調元方翼圣,軒蓋忽言東。
道以中樞密,心將外理同。
白頭生遠浪,丹葉下高楓。
江上蕭疏雨,何人對謝公。
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
處處湘云合,郎從何處歸。
風壤瞻唐本,山祠閱晉余。
水亭開帟幕,巖榭引簪裾。
地綠苔猶少,林黃柳尚疏。
菱苕生皎鏡,金碧照澄虛。
翰苑聲何舊,賓筵醉止初。
中州有遼雁,好為系邊書。
水紋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樓。
邊頭射雕將,走馬出中軍。
遠見平原上,翻身向暮云。
嫁得瞿塘賈,
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與弄潮兒。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云樹共茫茫。
漢家蕭鼓空流水,風煙并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金谷園中柳,
春來似舞腰。
何堪好風景,
獨上洛陽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