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浙翁琰禪師
謂師有道國人皆,何必文殊更五臺。
棒喝交馳聊復爾,離微不犯亦奇哉。
且言風動還幡動,莫問船來與陸來。
不道相逢不相識,盡教寒拾笑咍咍。
謂師有道國人皆,何必文殊更五臺。
棒喝交馳聊復爾,離微不犯亦奇哉。
且言風動還幡動,莫問船來與陸來。
不道相逢不相識,盡教寒拾笑咍咍。
都說禪師有道,國人都知曉,何必像求文殊菩薩那樣再去五臺。棒喝交加不過是權宜之舉,能不犯離微之境實在奇妙。且說究竟是風動還是幡動,別問是乘船來還是從陸路來。別說相逢卻互不相識,這會讓寒山、拾得笑開懷。
國人皆:國人都知曉。
文殊:文殊菩薩,相傳其道場在五臺山。
棒喝:禪宗祖師接待初學者,常以棒打或大喝,促其領悟。
離微:佛教用語,指遠離細微的煩惱和妄念。
風動還幡動:出自《六祖壇經》,是禪宗著名公案。
寒拾:指唐代詩僧寒山、拾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禪宗盛行,禪門宗師以獨特方式傳道授業。詩人可能在拜訪浙翁琰禪師后,對其禪道感悟深刻,遂創作此詩表達對禪師的贊賞和對禪理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對禪師禪道的肯定和對禪理的探討。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禪意,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禪宗詩歌的重要資料,展現了當時禪文化在文學創作中的體現。
飛鳥莫到人莫攀,
一隱十年不下山。
袖中短書誰為達,
華山道士賣藥還。
舊檢高僧傳,林公勝范稀。安禪多寶座,印法六銖衣。雨落時聞梵,花開自掩扉。空門忘歲月,想見劫塵微。
壽者原無相,何因證大齡。階前雙樹老,閣上片山青。地傍蒼龍闕,函開白馬經。應憐朝市客,幾日鬢毛星。
簾捲東風,數聲花外聞啼鳥。
此時懷抱。知有愁多少。
離恨年年,應被青山笑。
春還早。萋萋芳草。綠遍長亭道。
七日之春春可呼,相逢斗酒醉屠蘇。卻疑金勝天門墮,把向階前成白榆。
已知青帝坐青陽,玄冥使者又飛楊。不是春風吹不去,知君欲跨白虹翔。
春色尚閉楊柳園,楊花柳絮何翩翻。胡奴系馬庭前樹,疑是玉龍來叩門。
凍云裂破青春流,天門牛女爭春愁。剪碎銀河幾萬片,一宵白盡青山頭。
龐眉經歲月,憶昔舊人稀。
少小兒童戲,年高親故違。
嘆無手足力,偏有友朋譏。
膝下曾孫事,怡情待晚暉。
柏觴斂滟銀幡小。
字到蘭江知病端,寬予猶謂漸平安。豈期病里數行語,遂作生平絕筆看。啼笑不聞斑服冷,吾伊空入樹聲殘。夜來多少紛紜夢,恍是趨庭問禮般。
半載蕭騷事北征,滿腔意緒未曾傾。詎知起起逢辰夢,遽斷熙熙繞膝情。念爾生來能聚順,憐予潦倒若愁城。床頭數語尤堪憶,那怪前人有喪明。
攜母間關入楚鄉,驚心烽火幾傍徨。祇緣定省晨昏急,才得趨承菽水將。兩折庭枝四月惡,風凋蜀魄五更狂。情關父子誠難割,況是承祧冢子良。
我勤王事祝明君,兒似烽煙念早晨。一種孝思同嚙指,幾封家信重銷魂。影沈華表空中鶴,哭斷梁山頂上云。不特白頭雙抱恨,原鸰更苦怨離群。
風會正逢鶚薦期,訂予回首是歸時。言猶在耳成虛語,事不繇人祇自悲。舊業縹緗無望爾,將來弓冶更依誰。天公倘肯憐清白,繩武相將有兩兒。
此子分明似克肖,寸心期許壯懷遙。溘然朝露隨旸解,酷類空花過眼銷。難作東門平等看,誰憑宋玉把魂招。夭桃帶雨低垂葉,疑向軒前怨寂寥。
嗟爾聰明實勝予,循予家教亦恬如。羞隨世俗爭紈褲,惟向山齋讀父書。無奈孱軀逢二豎,未能卒業勵三馀。蓋棺了卻男兒事,淚灑湘江逐浪徂。
不是鐘情愛獨偏,先人世業一經傳。浮名末路慚予老,跨步脩途望爾前。死去難消千古恨,悲來誰為二親憐。輀車況是湖湘迥,惆悵篷窗望粵天。
愉色承歡也藹然,家庭恭友亦能全。憐貧施濟鄉情洽,減算祈求母病痊。未信玉樓真有召,那知盧枕竟長眠。轉頭萬事都如夢,空使愁腸入暮年。
墮地年來三十三,結盟集友共圖南。電光倏忽迷深叇,劍氣微茫落碧潭。同社朋來悲失侶,些章歌罷淚沾襤。傷心最是倚閭處,蕭索其如白發鬖。
簾波如水篆煙浮。掛垂楊,月一鉤。
東風吹夢過紅樓??绽渎?,舊香篝。
別來情緒似傷秋。恨無計,解眉頭。
心太玲瓏人太瘦。禁不起,許多愁。
一石結為山,山空鬼斧劈。曠然啟谽谺,堂廡凈如拭。
脈脈泉溜清,肅肅云氣逼。巖穴漏天光,虛白生四壁。
何人偏多事,仙佛重裝飾。紛紛羅拜勤,香煙不暫息。
祇為求福來,誰賞境幽僻。勝地俗所溷,應為山靈惜。
我兄饒閑情,邀我著游屐。洞外霜葉紅,洞中莓苔碧。
小坐布楸枰,衣袂嵐翠滴。一局猶未終,夕陽已西匿。
爍爍生光不染氛,凈于秋水薄于云。
照來心膽明千里,破后情懷苦十分。
見面悲歡全為我,辨人好丑莫如君。
脂奩粉盒長相守,且向妝臺拂拭勤。
自昔充城號奧區,
蜀人喚作小成都。
一微塵上百門成,
空里花飛谷里鳴。
海印元來君自有,
聊將黃葉止啼聲。
煦人原是要東風,爭奈韶光一霎中。
振策茫茫懷后路,登場袞袞看諸公。
十年鄉思純鱸渺,兩載民情水乳融。
莫羨榴花紅似火,慮他葉落先梧桐。
塞上發鳴笳,軍聲動地嘩。三秋徵彀騎,七校選良家。曉月分弓影,秋霜吐劍花。主恩何以報,急為掃邊沙。
銅符天上至,漢將出龍城。云鳥圖成陣,河山幕作營。日凝金玦色,磧冷鐵衣聲。早報匈奴滅,西京甲第成。
元戎新授鉞,俠少遠從軍。菟塞秋山合,龍城舊路分。角聲吹凍雨,旗影亂浮云。百戰城南道,方成上將勛。
玉節君王詔,軍中夜筑壇。金人歸少府,鐵騎散材官。遠戍三秋斷,嚴霜萬里寒。功成多意氣,歌舞入長安。
莫言無合亦何傷,
旅雁卑飛怯稻粱。
南畝荒蕪嵩少遠,
卻來楫口祭勾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