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天臺老樊
別后俄經幾許春,相逢一笑挹南薰。
灰頭土面無人識,木食草衣嫌俗紛。
在浙之臺今已久,姓樊名邴寂無聞。
為君傳此新詩去,寄與鉛山趙翠云。
別后俄經幾許春,相逢一笑挹南薰。
灰頭土面無人識,木食草衣嫌俗紛。
在浙之臺今已久,姓樊名邴寂無聞。
為君傳此新詩去,寄與鉛山趙翠云。
分別之后轉眼間已經過了好多年,再次相逢時兩人相視而笑,感受著南風的吹拂。你灰頭土臉無人認識,以樹木果實和野草為食,嫌棄世俗的紛擾。你在浙江的天臺山待了很久,姓樊名邴卻默默無名。我為你傳遞這首新詩,寄給鉛山的趙翠云。
俄:不久,轉眼間。幾許:多少。挹(yì):舀,引申為汲取,這里有感受之意。南薰:南風。灰頭土面:形容面容污穢,這里指不在意形象。木食草衣:以樹木果實和野草為食,穿草做的衣服,形容生活簡樸。嫌:嫌棄。邴(bǐng):人名用字。鉛山: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與老樊分別多年后在天臺重逢,老樊過著隱居生活,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或許是為了向趙翠云介紹老樊的情況。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老樊生活態度的贊賞和對友人的牽掛。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不傍玲瓏水榭開,幽香十里近村栽。艷如霞染清如雪,浥露懸珠動客懷。新雨后,絕纖埃,枝枝玉立綠云堆。嘆余碌碌知何去,留與輕風漫往來。
晚步芳塘新霽后。春意潛來,迤邐通窗牖。午睡漸多濃似酒。韶華已入東君手。嫩綠輕黃成染透。燭下工夫,泄漏章臺秀。擬插芳條須滿首。管交風味還勝舊。
孤帆兼日下,高樹與秋迎。天地真能大,江山各自清。宦游吾馬倦,塵夢此鐘鳴。默默同趺坐,誰知萬古情。
杜若生洲荻已芽,隨陽片影向天涯。如今不用思歸去,江北江南是一家。
妙法非有無,一偈何可說。小閣坐默然,花光滿林樾。目送海岱云,西飛過吳越。
山前田地誰為主,喜見靈苗戰晚風。將謂年年求歲稔,由來歲歲愿年豐。
的皪同枝獨擅奇,沖和分寸偶相違。不尋別調酬清婉,橫玉聲中怨孰歸。
百畝青山誰,孤藤即舊知。閒云投遠曠,倦羽避高危。重疊花前板,朋從幾上卮。滿板三五稔,季也擲冠隨。
蘭為王者香,郁鬯薦清廟。猗猗有遺音,并入瑤琴調。
芙蓉江上正宜霜,千里秋容逗末光。儗向家山長作主,懶分星座謾為郎。醉償花事鸕鶿杓,閑赴鷗盟薜荔裳。聞道鳳毛霄漢迥,祇應高枕敵侯王。
浪浪注雨掩晴光,悶對蘭陵酒嫩黃。嶺上濕云飛亂絮,船頭流水奏幽簧。天開晚霽增春色,人讀新詩沈墨香。和罷陽春還自改,逢窗清興為君長。
逶迤桃李徑,駘蕩自陽春。祭酒門如水,江干雨似塵。苔生陶甓潤,花發董帷新。何事登封日,猶閒禮樂臣。
芳春婪尾,正愁人天氣,吳棉初換。舊歲羅衫才出篋,黯黯京塵重見。酒暈斑爛,啼痕深淺,此意爭生遣。腰圍寬窄,重新商略裁剪。誰信寂寞生涯,拈毫弄墨,拋了閑針線。鏡影爐香如舊否,日月頻移昏旦。只剩閑愁,依然密絡,宛似機中繭。漫歌金縷,柳花天地飛遍。
寶鐸天寧塔,風危不可登。恍來昔年寺,講法聽高僧。
快耕快鋤,胡地霜多。今不努力,柰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