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隠
世態炎涼覺鼻酸,洞門空掩綠煙寒。
仗三尺劍臨風舞,把一張琴對月彈。
斫竹數竿容水過,倚松半日執經看。
山林心緒得閑處,好煉長生不死丹。
世態炎涼覺鼻酸,洞門空掩綠煙寒。
仗三尺劍臨風舞,把一張琴對月彈。
斫竹數竿容水過,倚松半日執經看。
山林心緒得閑處,好煉長生不死丹。
感受到世態炎涼讓人鼻子泛酸,山洞的門空自掩著,周圍彌漫著綠煙的寒意。手持三尺長劍迎著風舞動,對著明月彈奏一張琴。砍了幾竿竹子讓水通過,靠著松樹半天拿著經書閱讀。在山林中尋得閑適的心境,正好煉制那長生不死的丹藥。
世態炎涼:指一些人在別人得勢時百般奉承,別人失勢時就十分冷淡。
洞門:山洞的門。
綠煙:指山林中彌漫的霧氣。
仗:拿著。
斫:砍。
執經:拿著經書。
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社會的冷暖,對世俗的人際關系感到失望,從而向往山林生活。在山林中,他追求一種閑適、超脫的境界,同時也希望通過煉制丹藥來尋求長生,以擺脫塵世的紛擾。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世態的不滿和對山林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通過具體的行為和場景描寫展現心境,語言質樸。在文學上反映了古代文人在面對社會現實時尋求精神寄托的一種方式。
我生誤文字,平賊無奇術。遠聞三里城,受攻四十日。
報國固不才,亦莫救家室。有弟殺賊歸,猶抱老母膝。
膝前妹嬌癡,向之索棗栗。忽驚刀矛撞,投懷涕潛溢。
是時屋瓦飛,雷從地底出。煙中互長梯,與賊相甲乙。
三登而三墮,催以萬觱篥。全家爭督戰,不解避斧锧。
致身臣應爾,寸土守敢失。賊富民愈貧,雀羅鼠更掘。
雀鼠幸未空,全軍仍以律。朝向大吏述,暮向大吏述。
大吏無援師,忍怒日受叱。昨日兵力分,十已遣六七。
近郊賊方橫,山城遑與恤。馳書慰眾心,此情不忍筆。
但言大軍來,重圍破可必。訛語紛刺耳,入夢亦不吉。
仰天問消息,鴻雁杳無一。不來肝腸裂,來亦肝腸裂。
上言民可憐,下與骨月訣。我思化黃鵠,飛入羅網缺。
賊營三十里,去恐羽翼折。將心且隨月,黯照戰場血。
旂漬血花紫,月下慘成列。登陴見予季,此時心骨熱。
書生弱有年,一旦橫磨鐵。老母素憐兒,今不聞嗚咽。
昨馳告急封,家書竟斷絕。公義不及私,此舉太豪杰。
獨不計汝兄,請師喉屢噎。家人祇解啼,首蓬面不潔。
巍巍雨花冢,深深大峨穴。德薄者祀斬,或免天所罰。
服官三十載,吾父多清節。生兒誠太愚,處世又不哲。
恃此臣子心,安??傄晦H。圣詔渴求賢,所恨學盡拙。
男兒好身手,甘茲塵土滅,煌煌君父恩,及時好施設。
神文道本可言形,退也能藏用即行。要得任牽驢狗在,無端何似借書生。
郎君到底亦何知,奪卷書生真數奇。惡語故應多艾氣,殘藤無用寫來詩。
傳道青鞋入舊京,亂山何處覓經行。
因君卻夢西湖色,一夜垂楊滿目生。
蘇湖教法胡安定,漢代醇儒董仲舒。
組繡空文麾舊習,虛無高論大新書。
何處驪駒雜楚歌,楚人歸思托云蘿。
河陽望竟妾心遠,金谷別來郎恨多。
往事一春空物態,閒情千里舊風波。
歸時莫聽隴頭水,腸斷不禁年少何。
九譯來賓盡入朝,
歡傳宴犒下云霄。
大官頒給蒲萄酒,
贊謁夷玉半賜貂。
夫子南游不到吳,
殷勤題識寄嗟吁。
干戈擾擾憐諸夏,
季子流風過耳無。
幾許買山錢。欲抱云眠。三年枝上學寒蟬。贏得屠蘇開笑口,一棹觥船。
燭影厭梅邊。坐我吟緣。下方雞唱已紛然。夜色高樓人獨佇,明日新年。
雨合湍流急,風高松韻寒。
中宵空耿耿,長夜苦漫漫。
夢去無多地,愁來匪一端。
明朝對清鏡,政恐覺凋殘。
衡泌何時遂息機,避人蹤跡任褒譏。
已安濩落材無用,不分漁樵愿亦違。
過眼煙□難久住,羨君鸞鶴早同歸。
芳蹤一去經千載,寂寞云山舊采薇。
雪消來問旗亭價。踏青人立秋千外。
珠濺臘槽香。春風引夢長。
茅蓋三間屋。門對清溪曲。
簾影半低遮。繞村紅杏家。
萱草生竹間,幽根相屈盤。
虛通美人意,秾悅此君顏。
庭隅會別鵠,堂背棲雙鸞。
愿結連枝好,忘憂至歲寒。
丹葩間碧葉,雪中自重疊。
山人倚醉時,奈可映赪頰。
窮冬多雪霰,柔脆已先摧。
不是丹砂質,寧能醉后開。
宦海風波五十年,有緣天放許歸田。
禪門境遠須知定,濁世名高未是賢。
兩袖清風聊自慰,一腔熱血有誰憐?
到今且束旋干手,濯足西湖伴石眠。
當年乘輦到,
今日復來游。
山水不同色,
泉聲還細流。
春風記得過西泠,
澗草溪花列翠屏。
路曲不知歸去晚,
夕陽影里亂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