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適興
天知一舸過扶胥,排辦千山作畫圖。
暮靄催詩歸彩筆,秋光入酒透冰壺。
篙頭點水月破碎,云腳行天星有無。
岸柳江楓共招手,西風吹我出賁隅。
天知一舸過扶胥,排辦千山作畫圖。
暮靄催詩歸彩筆,秋光入酒透冰壺。
篙頭點水月破碎,云腳行天星有無。
岸柳江楓共招手,西風吹我出賁隅。
上天知曉我乘一葉小舟經過扶胥,特意安排千山化作如畫美景。傍晚的暮靄催我揮彩筆寫詩,秋天的風光融入酒中,如透入冰壺般清冽。船篙輕點水面,月亮的倒影破碎;云腳飄動,星星時隱時現。岸邊的柳樹和江上的楓葉一起招手,西風吹著我駛出賁隅。
舸:船。
扶胥:地名。
排辦:安排。
彩筆:傳說南朝梁江淹年少時,夢人授以五色筆,從此文思大進,后以“彩筆”指有寫作才能。
冰壺:盛冰的玉壺,比喻高潔的品格,這里形容酒的清冽。
賁隅: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秋季乘船經過扶胥等地,被沿途美景所陶醉,從而創作此詩以記錄旅途的興致。
這首詩以舟行所見為線索,描繪了秋江兩岸的美麗景色,展現了詩人愉悅的心情。其語言生動,意境優美,在自然流暢的描寫中體現出較高的藝術水準,是一首描繪旅途風光的佳作。
試看大扣大鳴時,出冶頑銅亦自奇。弗是神通非妙用,虎巖爐鞴只如斯。
步深幽,正云黃天淡,雪意未全休。鑒曲寒沙,茂林煙草,俯仰千古悠悠。歲華晚,漂零漸遠,誰念我,同載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陰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最負他,秦鬟妝鏡,好河山,何事此時游!為喚狂吟老監,共賦銷憂。
一瓢偷枕華山春,閒與希夷作后塵。老懶自惟甘水石,不才何敢廢君臣。許知天地行藏了,肯惱江云奉荅頻。但恐終南終捷徑,白云他負眼中人。
清空片云,古潭萬象。飄然何來,湛然何往。識則不識,知而無知。鐵壁銀山,挨開者誰。
君去非予意,山川但暫看。雪深知發白,云靜覺江寒。鞋豈南詢著,衣從北路單。相關切相望,勉矣慰人難。
青青陵上柏,落落勁不摧。人生百年內,朝夕變所懷。斗酒命同好,萬里不顧回。聞有昌國君,談笑黃金臺。柔言更長跪,信是富貴媒。但恐氣習移,古今不同才。寄言去國者,歲晚有馀哀。權衡豈公平,天駟但伏櫪。東井不救渴,倉庫何時實。元工肯假借,名器甚可惜。如何萬萬古,不行督責術。
此廟真真小。石梯懸、居高臨海,綠云環繞。青瓦門墻千載下,疑是纖塵不到。有幾柱、香煙輕裊。長蹙眉尖何所待?是人寰俯視知音少?嘆聯語,斗奇巧。當初曾哭長城倒。把杞良、瑩瑩白骨,細收懷抱。傾盡淚珠千萬斛,僅為夫妻情好?為控訴、嬴秦之暴!民命休言皆如蟻,夢囈破二世終亡了。留史鑒,后來照。
前程已過臨漳水。客中幾點行人淚。書劍掛雕鞍。夕陽無限山。長亭留不住。比較蕭然去。鴻雁一時疏。閑聽金鷓鴣。
重陽時節雨紛紛,送酒無人扣野門。喜得云消三五夜,月光高照菊花村。
謝氏池塘句,風流百千春。何人繼珵美,之子稱瑛珍。蠶叢古域青衣水,炳靈毓秀王楊里。君家潭潭枕江湄,分源一一俱鐘美。天馬出閑無暫蹶,芳桂秀林總駢蕊。司馬高名在朔邊,蟬嫣奕世更材賢。清游阮氏竹林下,盛世韋家花樹前。伯季文武聲猷大,仲也東山恣云臥。大雅先跡媲三陳,競爽何曾弱一個。鶴池渺云霄,芳池華羽遙。仙源誰縮千里地,覯予重賡春草謠。三玄亭上停鸞鑣,五華煙霞迥見招。碧泉仙舟影泛泛,蒼山秀句氣飄飄。天涯瑣旅知音少,眼中之人吾獨老。欲問江中湛湛波,卻憐河畔青青草。吾生摧頹思一丘,君今當途仍黑頭。功名在子豈殊我,坡翁有語君知否。開樽飲我酒,歌詩為我壽。君詩巳抗三謝行,鄉袞不必追王楊。愿君勛名繼司馬,大荒白首沾馀光。
一葉危灘下,寒流帶落霞。峰環金谷帳,石浣越溪沙。有響云驚陣,無風浪噴花。舟輕行獨穩,灘險似平沙。
艷色不須妝樣。風韻好天真,畫毫難上。花影滟金尊,酒泉生浪。鎮欲留春,傍花為春唱。銀塘玉宇空曠。冰齒映輕唇,蕊紅新放。聲宛轉,疑隨煙香悠揚。對暮林靜,寥寥振清響。
大堤閒控紫驊騮,片片飛英出畫樓。白練盡題班女賦,綠樽偏滌馬卿愁。峰非回雁難通信,路是桃源好放舟。聽徹琵琶不成寐,故鄉猶恐似江州。
攜去山盈袖,書來墨滿巖。嵐光疲瘦仆,泉水洗塵衫。識遍金仙侶,搜殘玉簡函。楚云青咫尺,漢水莫停帆。
家集年來遍粵洲,因君彌復景前修。孤忠有后今三世,一面相期隔幾秋。吳粵云山非異地,紀群夙昔許同游。未緣披豁聞高論,詩句多為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