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浮石寺前有善士百余輩拜迎因聯句于水濱民居之壁
三百六旬周復始,二十四巖高且寒。
法乳試流鋒上蜜,詩腸畧露管中班。
山山日腳黃金軟,片片梅心白雪干。
遙指煙霄呼縞鶴,一聲清嘯水云閑。
三百六旬周復始,二十四巖高且寒。
法乳試流鋒上蜜,詩腸畧露管中班。
山山日腳黃金軟,片片梅心白雪干。
遙指煙霄呼縞鶴,一聲清嘯水云閑。
一年三百六十天循環往復,二十四座山峰高聳而寒冷。佛法如乳汁,試著品味如鋒刃上的甜蜜;詩興在心中涌動,略微展現出筆端的文采。每座山上落日的余暉如黃金般柔軟,片片梅花蕊潔白似雪。遠遠地指向云霄呼喚著白色的仙鶴,一聲清脆的長鳴,水云都顯得悠然閑適。
三百六旬:指一年。
二十四巖:具體所指可能是當地的山峰。
法乳:指佛法。
鋒上蜜:比喻佛法的精妙如同鋒刃上的蜜,難以獲取卻又有極大的吸引力。
詩腸:指詩人的情懷和才思。
管中班:指筆端的文采。
日腳:指透過云隙下射的日光。
縞鶴:白色的仙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詩人泊舟于浮石寺前,有眾多善士拜迎,詩人與他人聯句創作此詩。當時詩人處于一種閑適的游覽狀態,在浮石寺周邊的自然環境中,受到佛法氛圍和美景的感染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自然美景和表達超脫心境。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佛法感悟融入景色描寫。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才情和對自然、佛法的獨特感悟。
露蓮秋沼瑩,霜月曉潭空。
褕翟翻經外,塵泡隠幾中。
禪心安瘴嶠,結習謝云櫳。
五頌分明說,癡人耳自聾。
忽逢劬勞旦,兒女拜我前。
低頭勿頌壽,迺公實不天。
東南西北去,日月時序遷。
目斷烏江麓,高墳鎖暝煙。
暖日平崗牛數尾,短蓑破笠三四子。
牛饑吃草渴飲水,牧兒仰臥不搖箠。
人牛意閑俱不知,笑我駐車獨移時。
薄暮騎牛卻歸去,晚煙遙見隔林炊。
坎止流行亦漫然,斯文未喪本關天。
冥鴻云外知誰報,怨鶴山中不得眠。
連榻故人非楚越,杖藜幽約在林泉。
盛詞終日供吟諷,骨換元知久學仙。
只得公詩百不須,萬金人有此應無。
可容輕易秦庭璧,已戒牢藏晉鄙符。
慣客鳧鷗迎野步,及時菘韮薦村沽。
幽棲為問能來否,朝市山林自兩途。
扶搖何啻九萬里,盍不往作蛟螭騰。
笑我真為折腰尉,如君雅稱哦詩丞。
輒班下寮愧連璧,屢愛新詩工琢冰。
斫林與山出眉目,欲喚逋客招野僧。
晚香入簾恨悒悒,坐恐瘦骨成棱棱。
賞幽豈足廢官事,凈社久冷從公興。
芙渠薝卜一家耳,相看未易分級層。
常時拋渡如不知,公安浪高船倒吹。
數月江程絕無阻,一舍沙頭風泊之。
因行逢觸發深省,無事安平人不領。
要知憂樂自相形,天馬抬頭見鞭影。
慷慨揮毫際,倉黃展卷初。
少寬誅寇檄,已草納降書。
恃勝防君失,輸籌笑我疎。
班龍落誰手,芝草費人鋤。
周公山前傾蓋時,再歲通家同骨肉。
紫巖樓畔又從容,四方上下如相逐。
別來每恨無見日,要見夙緣償未足。
公來臨邛弄鳴琴,一官季氏仍寮末。
移將遠期為近期,天遣從公恐不速。
尺書日夜苦相換,何止已多如筍束。
淹留自春竟徂冬,出門如物縶兩腳。
一朝決去水赴壑,夢魂先到鶴山側。
下車一見開兩眼,喜色分時破愁頰。
約我不來公即來,一日不見公不樂。
將閑文書猛撥置,喚好朋友細款曲。
疾邪憤世時抵掌,悵往悲今忽嚬蹙。
狂吞壯飲無空樽,長句短章幾滿軸。
尊賢下士公盛德,忘義忘年吾敢辱。
百年四海幾知己,為公悲歌起衰俗。
明朝翩翩隨社燕,欲去暫留情最惡。
黃花滿頭約重來,聞說床頭酒方熟。
正色巧遮藏,天香清可帶。
若為忍一噱,恥效嬛薄態。
奴紅春事退,絕意矜粉黛。
質素本任真,藻棁鄙居蔡。
雨止夜色靜,漲生江浪浮。
碧云度星漢,明月照汀洲。
倏忽陰晴異,蒼茫意緒秋。
微吟不須苦,下有未眠鷗。
無心曾看石橋云,有耳曾聽石橋水。俗塵未盡難重留,飯麻才竟歸心起。
自從一別五春風,夢繞橋庵西復東。雀噪亭前聽茶鼓,蛇蟠砌外護瓜叢。
更憶依人兩烏鵲,朝朝飛下映真閣。樹鵝土菌恣登盤,林麓素無蟲獸惡。
江湖迢遞皆畏途,誰知世上有華胥。五百開士去雖久,猶余一老能清癯。
幾年脅背不著席,棟宇增新間金碧。風月忽寄盈尺書,約我重來共晨夕。
恨不速駕鵂鹠皮,屈伸臂項款山扉。相逢定作解垢衣,水邊石上同茹芝。
伯才不鼓琴,良為知音撤。淵明琴無弦,荊扉晝常閉。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子陵持正論,阿諛腰領絕。寧可負鑿方,枉尺未應屑。
郊居本寂寞,況乃生計拙。食指日益繁,資用時告竭。客至坐無氈,竊與鄭公埒。天隨拾杞菊,焉能饜??餟。
平生所厚人,過門或電掣。嘗聞貴易交,一命已變節。包苴既無魚,裋褐倦造謁。闊遠故人書,誰復訪衰苶。
有燄手可炙,其如火不熱。聞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向來出肺肝,生死語虛設。醇風恣澆漓,仁義從蕩滅。
江湖足相忘,何苦怨離別。黃君忘年友,歲寒我輩列。抗志忌詭隨,講究亦可悅。高堂甘旨奉,敢以貧故闕。姑從敩學半,俯首棲林樾。
近枉寄贈篇,用意尤清切。似聞于易道,瑯誦口不輟。顧慙澤畔癯,韋編老披閱。未達言外意,搔首漫卼臲。
三圣日星垂,墻仞靡容瞥。動靜本自然,發明頼前哲。屈伸相感觸,至理甚昭晰。泰反復于隍,需順出自穴。機緘默循環,勿用騰口說。
寒泉終可食,但貴井常渫。正乏雙南金,報稱愧滅裂。見許惠然來,諒不出良月。莫學王子猷,興盡江天雪。
久矣鴻飛渚,翩然鴈字峰。
九重疏異渥,萬里合幽封。
引柩烏銜壤,馴阡鹿護松。
他時人下馬,有子是夔龍。
鱗鱗新綠漲篙竿,飛鴈聲中歲已闌。
梅蘂尚能供冷淡,酒杯那復問甜酸。
征招不入幽人夢,節物空驚壯士肝。
趁取芳菲行樂去,麗詞妍唱暖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