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姬曲
深深芙蓉城,鳳笛聲何長。
綽約六銖衣,云中弄明鐺。
瓊姿夜月暖,玉唾春風香。
去去勞悵想,峽猿嘯高唐。
深深芙蓉城,鳳笛聲何長。
綽約六銖衣,云中弄明鐺。
瓊姿夜月暖,玉唾春風香。
去去勞悵想,峽猿嘯高唐。
在那幽深的芙蓉城中,鳳笛的聲音悠悠揚揚。身姿柔美穿著六銖仙衣的女子,在云中擺弄著明亮的鈴鐺。她如美玉般的姿容在夜月中帶著暖意,吐出的言辭似春風般散發著清香。她離去后讓人徒然惆悵遐想,就像那峽中的猿猴在高唐之境悲嘯。
芙蓉城:傳說中的仙城。
六銖衣:佛教稱忉利天衣重六銖,后用以稱仙衣。
明鐺:明亮的鈴鐺。
玉唾:對人言語的美稱。
高唐:戰國時楚國臺觀名,常用以指男女幽會之所。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想象或聽聞仙凡相戀等故事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失去的悵惘。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瓊姬的傾慕與思念。其突出特點是營造奇幻意境,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劈開玉閘涌青蓮,絕頂幽花見此泉。
遠度松風歸雨腋,自流清響答諸天。
白云倒影穿林出,明月扶人上閣眠。
野客生涯隨處好,間從老衲補茶箋。
落紅鋪滿樓前路。淚也無彈處。
雨停得意鵓鴣聲。只恐殘陽難作幾時明。
隔溪斷續連山屋。萬樹濃堆綠。
可能容我岸烏巾。做個晚花幽草畫中人。
白社能頻訪,烏衣亦可游。
花含三徑色,木落一庭秋。
海鶴寒相傍,山池澹不流。
持觴遙問月,猶自戀滄洲。
少年文譽老精忠,兩著邊藩屏翰功。共把廟廊期大拜,可憐窀穸卻先封。風流自出塵埃表,事業當收簡策中。聽得地曹賢輩論,許多遺稿后人宗。
風流公亦是人豪,又被人間一浪淘。莫把隙駒嗟世短,已看方岳得官高。長才每信堪經濟,往事回思自郁陶。清淚欲將何處灑,紫薇花下雨蕭騷。
居攝金縢不可論,
先生名跡至今存。
此臺不為神仙筑,
要望南陽白水村。
舍人簪筆舊甘泉,家學相傳子姓賢。未羨夾河為太守,阿連剖竹向封川。
槜李曾蜚剸劇聲,貳車仍贊虎頭城。朱轓小試承流手,要繼桐鄉循吏名。
萬竹蟠山喉不乾,兩龍潛水氣猶寒。郡齋見說真圖畫,公退何妨一倚欄。
下水上山腰帶州,人家無數起危樓。遨頭不用喧簫鼓,祇把清詩紀勝游。
同盟東下或西征,老我惟知管送迎。祇恐政成登省戶,未容歸騎向西城。
名畫法書知幾編,俸馀寧復計求田。麻沙剩買新文字,歸滿米家書畫船。
從官任直道,幾處脫長裾。
歿后兒猶小,葬來人漸疏。
新鄰占池館,長史覓圖書。
身賤難相報,平生恨有馀。
一榻初懸靜者軒,千峰幽意此中存。春池草色經秋碧,曉谷林煙向日暄。綠墅堂開松竹徑,輞川圖寫薜蘿門。風光莫漫成今古,氣象猶能作旦昏。
幽山祇合付幽人,寧淡相求自有真。冬樹得霜齊氣色,秋英馀露轉精神。剪蕪植蔭非徒爾,選勝棲玄念宿因。誰謂吾廬千疊外,未妨此地一為鄰。
人間興廢手搏沙,
喬木猶存少故家。
不見石邊題甲乙,
空馀姓氏落名花。
用李訓,用鄭注,
赤族禍,兆甘露。
君不見,當時宰臣最尸素,
莫更追吟牡丹賦。
柴門閉深晝,心境喜雙寂。
涼氣散疏襟,塵慮一時滌。
晚筍茂新條,蘿筱掛頹壁。
遠籟送微飆,清心聞夜笛。
淅瀝響古煙,松窗翠雨滴。
雪擁柴門未掃除,
朝來更值爨煙虛。
且拈凍管親冰硯,
學寫平原乞米書。
有結有解俱錯,到底無繩自縛。
一夏九十日終,個個眉須墮落。
入水長人,填溝塞壑。
相逢只解那斯祁,明眼衲僧休卜度。
郁郁盆中松,矯矯當風舞。葉葉相承接,枝枝相拄。
青陽發群萌,蔥茜自媚嫵。以彼干霄姿,甘此玩好伍。
灌溉豈不勤,涓滴澤已溥。焉知生性漓,憔悴氣莫吐。
深山有孤根,夜夜?雷雨。上枝巢鸞凰,下枝臥虬虎。
神物遇有時,那許問斤斧。巋然七廟尊,丹雘作梁柱。
陋彼盆中質,終年依淺土。斬伐雖無憂,尺寸安足補。
托根良獨難,棄置等灌莽。躁進與晚成,豈不在自取。
梵鐘吹度白云端,
雨絲江空夜吐寒。
寫入平湖圖畫里,
六朝三竺鏡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