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游 其一
幽尋愜所適,蘭若白石靜。
天籟鳴松壑,古意滿苔徑。
清泉醒客心,啼鳥喚僧定。
留連不能去,翫月歸路永。
幽尋愜所適,蘭若白石靜。
天籟鳴松壑,古意滿苔徑。
清泉醒客心,啼鳥喚僧定。
留連不能去,翫月歸路永。
幽靜探尋正合心意,佛寺處在白石的靜謐中。松壑間傳來自然的聲響,古雅意趣布滿長滿青苔的小徑。清泉讓游客心境清醒,啼鳥聲打破了僧人的入定。我留戀這里不愿離去,賞著月色踏上漫長的歸途。
幽尋:幽靜地探尋。
蘭若:佛寺。
天籟: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鳥聲等。
古意:古雅的意趣。
翫月:賞月,“翫”同“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游覽佛寺時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去探尋幽靜之地,在佛寺的清幽環境中獲得心靈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佛寺清幽環境的喜愛與留戀。其突出特點是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借景抒情手法運用嫻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與禪意的追求。
爐煙平斂晚天清,病起閒愁也自輕。
風定小容秋葉緩,月生微放雨窗明。
江山他日仍如此,河漢經時巳早傾。
荏苒嵯峨留瘦骨,黃橙丹柏看冬榮。
為愛芭蕉綠葉濃,
栽時傍竹引清風。
近來怕聽愁人雨,
斫盡檐前三四叢。
相逢今日倍相思,名士風流想見之。兩試冠軍推辣手,一魁獨佔許揚眉。云程發軔同誇早,杏苑探花莫放遲。麟種家聲今未墜,塤篪好賦玉臺詩。
鐵石梅花勵志堅,囊螢造鳳重英年。鵬程九萬須張翮,鯤浪三千要著鞭。風月樓高誰作主,珊瑚筆妙爾應傳。霓裳定訂瓊宮譜,他日仍當會眾仙。
絲竹逢君寫素心,高山流水有知音。枝因許借仍棲枳,花到親探便入林。文字有靈能赤綠,詩書無劫可浮沉。春風若釋虞翻恨,始信名山醞釀深。
弱冠曾歆李杜名,憐渠秀骨本天成。陽春白雪憑誰和,鳳管鸞笙賴爾賡。司馬才高凌漢代,雕龍手妙接西京。休將彩筆題橋柱,留作升平雅頌聲。
堅壁臨江日,人疑制敵疏。
安知百萬虜,銳盡浹旬馀。
智出常情表,功如定計初。
云何媢公者,不置篋中書。
山郭雨初霽,招提忽入來。
寒云流梵韻,濕翠上蓮臺。
缽為投詩滿,扉緣憩客開。
催耕馀好鳥,人靜語林隈。
海濱鄒魯布衣尊,出處依然古道存。
拚以心肝酬戚友,肯將口腹累兒孫?
老來不覺羞看鏡,達者何妨效鼓盆!
一事難忘東道誼,百花叢里勸芳樽。
冊命臨中土,恩華接上臺。雪明朱閤麗,風引翠簾開。漢使鳴環入,王孫露冕來。星槎曙裊裊,欣傍早春回。
登高逢歲晚,把酒悵多違。塔日霜逾靜,巖花雪且肥。家從東海過,天向北辰歸。可道親心悅,宮袍是舞衣。
諫客劉棲楚,詞人陸務觀。舌存應不慮,盟在可須寒。賦頌名天下,封章草夜闌。稿成須寄我,歸向魯門看。
庚子橫經拜昔年,達人明德異狂禪。
九州兕虎空留劫,一代蟲魚笑草玄。
日月無傷何復爾,江河不廢自巋然。
凄皇惟有哀時淚,道統千秋豈浪傳。
丹甍縹緲麗層城,鐵柱縱橫煉紫清。
陰洞蛟龍晴有氣,虛堂神鬼晝無聲。
游人自愛登高賦,仙吏仍兼濟物情。
雷雨忽愁天外至,江湖元在地中行。
非莊非宅非蘭若,竹樹池亭十畝馀。
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烏帽閉門居。
夢游信意寧殊蝶,心樂身閑便是魚。
雖未定知生與死,其間勝負兩何如。
昨夜失東隅,所守在桑榆。
況復江海防,往來歷通衢。
卓哉謝氏子,曹江咸棄繻。
今日運糇食,明日出車徒。
村近不捉船,含枚疾馳驅。
同是梓里人,甘苦嘗飴荼。
昨聞紅旗報,奏凱賀鑒湖。
安得常勝去,東浙復須臾。
一郡八縣令,東望相招呼。
呼兵寓于農,引領全我軀。
瞿曇丑惡,臨死猶多。
足下輪輻顯露,胸前卐字揩磨。
抱橋澡洗,寄帽投河。
舉世無人援手得,竟隨殘夢入無何。
遇閏深山秋益深,每因趁暖一幽尋。
松盤嶺復蒼中翠,葉落波心靜里沉。
鹿度巖邊看活畫,禽鳴林際聽仙音。
養生自是斯間好,勤政名軒敢忘欽。
壺中日月此幽亭,花自芳菲草自青。
水石兩壇真適我,東西相向似橫經。
薰風滿院偏宜醉,皓魄排窗正不扃。
歌到南山詩太好,壽星元有鶴龜形。
落日澹湖津,遠水平于掌。
云間萬樹浮,天末孤煙上。
靡靡渚花靜,摵摵蒹葭響。
空翠漾我舟,川光夕滉漭。
遇物聊自適,地僻任俯仰。
清風左右來,習習形神爽。
浩歌酌余霞,曲盡延幽賞。
睇彼孤雁飛,獨掠平蕪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