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梅花
南山有梅花,高者五丈余。
半空發清香,天人為踟躕。
城中三尺本,登盆綴流蘇。
進之畫堂上,笑彼何粗疎。
南山有梅花,高者五丈余。
半空發清香,天人為踟躕。
城中三尺本,登盆綴流蘇。
進之畫堂上,笑彼何粗疎。
南山生長著梅花,高的有五丈多。在半空中散發著清香,天上的人和凡人都為之徘徊。城中有三尺來長的梅樹,被栽進花盆,點綴上彩飾。被送進華麗的廳堂,還嘲笑那南山的梅花多么粗疏。
五丈余:五丈多。
踟躕:徘徊不前,這里指被吸引。
三尺本:三尺長的梅樹。
登盆:栽進花盆。
綴流蘇:點綴彩飾。
畫堂:華麗的廳堂。
粗疎:粗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求浮華、不重自然本真的風氣,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上追求虛榮、不尊重自然質樸之美的現象。其特點是對比鮮明,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特定時期的社會風氣和詩人的價值取向。
綠樹村頭,清溪岸上,記曾低首初逢。小樓幽寂,燕燕掠云中。長憶良宵不寐,中庭誓,生死相從。憑欄立,柔情萬種,明月正當空。朦朧燈影黯,階前落葉,天際歸鴻。料離后閒愁,君我應同。夢里相逢似舊,共橋畔,笑語春風。人何處?醒來惟有,窗外嶺重重。
囊中隨意貯青蚨,歌吹雖喧不可無。隱逸也須添故事,江山真合點狂夫。隨身恰似天宮殿,寓目皆披水畫圖。甲子不須頒鳳歷,但看蓮發與蓮枯。
少陵古詩伯,未必真豪人。胡為冷炙辱,自分潛悲辛。莫倚善題賦,未悟嚴武嗔。徒言磊落士,不肯異其身。
抽鉛點汞舊臺荒,何處搜尋舊草堂。誰見洪崖最深處,一坑泥護石中黃。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傍。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春風南北起,花葉正低昂。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飏。請謝彼姝子,何為見損傷。高秋八九月,白露變為霜。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秋時自零落,春月復芬芳。何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
度嶺為游子,飄然二十春。重逢成老大,一悟徹天人。無縫衣常暖,非臺鏡不塵。桃花今又發,消息可誰真。
野水連天闊,滄波引釣緡。寄言溪上叟,莫學直鉤人。
囊琴誰遣別滄洲,何限緇塵閱素秋。藥裹不靈嫌遁尾,道書無訣了藏頭。山情或幸天心鑒,樗散寧希國論收。釣石黃灣明月里,未煩重買五湖舟。
貫耳鴻名遍九區,望風懷想十年逾。棲皇半世此詩教,寥落千秋幾鉅儒。文字因緣忘少長,漁樵蹤跡滿江湖。小園籬菊遲關放,為迓高賢供宴娛。
鶗鴂鳴素商,寒威起松院。疾風被野草,日覺群芳變。驅車游南園,云構蔚霞絢?;富溉樱f代諒如見。嗚呼炎宋阸,中華駴龍戰。金陵生厲階,雨雪集維霰。誰令王多士,藹藹甘為媛。黃河歸紫塞,久矣忘燕汴。艮岳成紇干,湖山尚芳宴。荊淮日以蹇,斡難焰方煽。辟彼強弩末,魯縞何由穿。胡塵暗三極,朔氣瀰九縣。力斷匈奴臂,虛發天山箭。長纓竟莫系,大義赫霆電。鯨濤浩凄惻,中有慈元殿。樓船載國沉,輝光與天炫。群龍翼日飛,隕首猶懷戀。哀哉田橫島,不見華元面。燕市望蒼梧,哀歌淚如線。吾聞賁隅都,卉服禹所甸。通非嬴政始,跡是虞皇踐。厓門對韶石,高岡兩蔥茜。危亡人所憐,明良吾所羨。緬懷南薰弦,宏達四門薦。言開城且閉,國步何由奠。有道四夷守,無為萬情忭。勿以綺羅貴,而謂絲麻賤。勿以便辟親,而可疏忠彥。徒糜磨鈍資,見此金百煉。愀然拜祠下,誰能愧纓弁。
人間報答可虛徐,大扁高堂意有馀。今古書香誰父子,乾坤盛事幾熊魚。百年恩寵雖無比,三代忠良更可書。此境倘能真了了,天高海闊仲尼居。
秋雨滴寒竹,主人魂夢清。客來聽未慣,認作打篷聲。
歷劫神墟舊海桑?;靥煊袎粢嗌n涼。一行迷雁沉空碧,一片殘山掛夕陽。家國事,費評量。中宵風雨每回腸。休言故圃秋容淡,楓葉紅分萬樹霜。
去年伊水上,傾府望云岑。路轉猶回首,人誰不殞心。可憐飛語后,擠恨九幽深。從此埋英骨,空令淚滿襟。
九龍胡去來,一雨洗靈穴。其上蓮花界,玲瓏印潮月。咒缽理則然,卓錫神應設。圣液泌清涼,元珠時出沒。趺石證水經,癯飲暢禪悅。果行惟蒙泉,受福須井渫。各以聰明因,茲為上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