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
歌哭相喧熟食邊,野原花柳盡生煙。
身如厄木猶多病,心似寒灰豈欲然。
鷗鷺乾坤知有我,燕鶑日月認誰憐。
溪城半掩斜陽暝,落得閑愁幾畫船。
歌哭相喧熟食邊,野原花柳盡生煙。
身如厄木猶多病,心似寒灰豈欲然。
鷗鷺乾坤知有我,燕鶑日月認誰憐。
溪城半掩斜陽暝,落得閑愁幾畫船。
在準備熟食的地方,人們歌聲和哭聲相互喧鬧,野外原野上的花柳都籠罩在煙霧之中。我如同受困的樹木還身患重病,心像冷灰一樣哪還會燃燒。鷗鷺知曉這天地中有我存在,可在時光里又有誰會憐惜我呢。溪邊的城池半掩在黃昏斜陽里,只留下幾艘畫船承載著我的閑愁。
寒食日:古代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禁煙火,吃冷食。
厄木:受困的樹木。
寒灰:冷卻的灰燼,比喻心灰意冷。
然:同“燃”。
鷗鷺:兩種水鳥,常用來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燕鶑:燕子和黃鶯。
暝:黃昏。
寒食節有紀念先人的傳統,詩人可能在這個特殊日子里,因自身多病、無人理解關懷而感慨,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個人的遭遇,創作此詩來抒發內心的孤獨和哀愁。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但從詩中能感受到詩人處于一種落寞的狀態。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寒食日的孤獨、哀愁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特點是借景抒情與比喻手法結合,生動地展現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特定節日的情感表達。
湖山千里棠陰路。春光又回官柳。花市歡聲,茅檐煖氣,民俗正歌安阜。收燈未久。轉萬點紅毬,化成南斗。瑞映階符,壽星現在五云首。
涵藏盛推山藪,盡肉羹翻污,車裀唾嘔。霖雨功深,星辰地近,槐棘佇登三九。金章到手。對萬本梅花,百壺春酒。醉倚東風,年年開笑口。
玉溪深處靈山閣,
一片孤云飛野鶴。
從人索相問窮通,
照破髑髏錯不錯。
金陵三月客,今始試游蹤。
節是登高會,人憐話舊逢。
市朝多變態,丘壑暫從容。
物慮此俱寂,時聞云外鐘。
我昔曾參老夜臺,
冰寒鐵瘦石生苔。
舍身入海聞還出,
君到清涼試問來。
承家曾讀魯春秋,
多病因循漫白頭。
野性只應木石侶,
道心深愧圣賢儔。
萬緣久分同春夢,
束帛何期賁晚丘。
畫舫濫為偕計客,
偶陪高興一登樓。
夜火春宵,說此地、上元尤勝。煙焰里、烘桃炙柳,飄梅灺杏。繡羽花冠筒內放,緗苞翠蔓竿梢映。紫葡萄、十丈滿池蓮,絲絲凝。
瑪瑙寺,秋千競。琉璃廠,箏琶盛。更鈿車麝帕,嬉游不定。今夜鳳城偏寂寂,一燈微耿人初病。只角殘、吹到第三聲,何心聽。
八千里隔東西境,
十二時分晝夜泉。
餞歲杯寬,偎人燭短,年年節序空驚。染柳薰梅,東風漸入郵程。誰家弦管終宵聚,伴關山、臘鼓同聽。怎禁他,一夜清樽,老盡吟情。
回燈試就家園夢,奈行云輸與,馬影雞聲。剩有新愁,待教重付平明。他時芳草江南滿,嘆迢迢、春路難經。最回腸,能幾花前,更續馀酲。
半捲湘簾,落花時候。六幅畫屏圍永晝。天關目斷是江南,家書一紙開封后。
只恁蘭香,堪憐玉秀。一番愁絕愁還又。居人已鑄鐵心腸,聽來卻怕行人瘦。
敢云忠信涉波濤,
海闊天空任所遭。
五兩風輕雙鳥羽,
三千水弱一鴻毛。
南窗朱鳥貽書札,
東國青童畏佩刀。
為念君親思效死,
渡瀘往復不辭勞。
子規啼徹四更時,
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歸。
寢食不相忘,
同坐復俱起。
玉藕金芙蓉,
無稱我蓮子。
四年北客及花時,
不負春明賴有詩。
獨往也隨傾國后,
正開寧嘆折枝遲。
匆匆著意終何寄,
恝恝為歡亦自知。
遺世未能吾似汝,
蝶闌華晚更猶疑。
昔別柳未花,濃綠今映門。日月不吾淹,盜驥更驚奔。佳人渺天末,有志誰與言。床頭覓塵編,遮此老眼昏。
句曲一老翁,早歲困鉛槧。整冠纓為絕,晚境尤可念。聞君從之游,琢磨去瑕玷。何時雷夫子,斸此兩龍劍。
奏金蟋蟀間,子亦有異聞。引吭與相和,愧我言不文。交情諒石友,風味真曲君。可無一杯水,與我湔垢氛。
奪薰以其蕕,敗素以其紫。古來辟世士,政復門掃軌。君看草玄翁,肯邇夸毗子。芳蘭生深林,如此乃士耳。
古來云海本茫茫,
見素譚玄總自藏。
揮手出門何處去,
華陽且道是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