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北山僧
一庵猿鳥外,琢石疊禪扃。
行道拖寒衲,消閑補壞經。
新泉開出遠,古像呪來靈。
常憶相尋日,中巖松桂馨。
一庵猿鳥外,琢石疊禪扃。
行道拖寒衲,消閑補壞經。
新泉開出遠,古像呪來靈。
常憶相尋日,中巖松桂馨。
一座庵堂處在猿啼鳥叫的山林之外,用石頭堆砌成禪房的門戶。僧人穿著破舊的僧袍修行,閑暇時修補破損的經書。新的泉水從遠處流出,古老的佛像經咒語加持顯得很靈驗。我常常回憶起去尋訪你的日子,中巖的松樹和桂樹散發著芳香。
庵:小寺廟。
禪扃(jiōng):禪房的門戶。
寒衲:破舊的僧袍。
呪:同“咒”,這里指僧人念咒。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塵世紛擾后,對北山僧清凈的修行生活心生向往,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思念與傾慕。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北山僧的思念和對其修行生活的向往。特點是意境清幽,通過細致描寫展現僧人生活。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禪意生活的追求,豐富了此類題材的詩歌創作。
孤劍天涯客,清霜嶺外秋。好將楊子賦,莫作杜陵愁。地遠書憑雁,江寒月近舟。西風多感興,知上仲宣樓。
魏公秉淵著,雅志慕古昔。時衍洙水流,力斷曹溪脈。巷牖稍已乖,簪纓遂中辟。三絕蒼頡編,往往明心畫。
余發已種種,我懷亦依依。風林無安巢,寒日無馀輝。束發隨官牒,前言服良規。豈惟會計當,自詭牛羊肥。妄獻北闕書,野芹安足希。一掛邪士籍,徒嗟寸誠微。惓惓畎畝志,正作禍患機。羈危不如人,行行向知非。世變不可料,胡塵暗王畿。真人起白水,帝命式九圍。誤沐宣室召,白頭侍經幃。誰言螢爝光,敢近白日暉。誰言草木萌,敢試雷霆威。野馬立仗下,軒昂妄鳴嘶。棄之老牛皂,無復瞻龍墀。天公了無私,與奪適所宜。時方急功名,選愞安所施。士方貴才辨,安用鈍訥為。常人與善士,何異于愚癡。譬之救焚溺,佩玉行逶迤。棄捐乃其理,刺天看群飛。幸非高明室,百鬼浪見窺。自從伏嵁巖,風淫得偏扉。有足不得行,有手不得持。每思林野娛,濟勝憂無期。堆豗不得往,如驥縶且鞿。如盲不忘視,如寒不忘衣。如痿不忘起,如羈不忘歸。但愿老窮健,長甘北山薇。豈復理須鬢,峨冠待晨曦。
飲冰議論肆汪洋,深意何嘗在保皇。風氣頓開新百載,至今人尚憶康梁。
宣尼靡外慕,居易罔不宜。牛羊茁以蕃,乘田何足卑。兩君盛好會,揚揚正厥辭。九夷亦云居,厄陳恒若茲。子其景高矩,慎毋僥倖為。松柏俟歲寒,桃李榮春姿。凡百安所遇,圣人良可希。
驀地東風池上路。綠怨紅消,竟是誰分付。不斷行云迷楚樹。閉門寒食梨花雨。雨后斜陽芳草處。閑把情懷,付與東君主。便向西園飄柳絮。不能飄散愁千縷。
我友駕言邁,去去之朔方。晨起趣中廚,為我具酒漿。長別在須臾,且愿盡杯觴。昔為骨肉親,比翼云中翔。今當永乖違,邈若參與商。出門異鄉縣,居世如朝霜。世途轉傾側,良會安可常。羸馬感人情,哀鳴衢路傍。悲風振喬林,瑟瑟傷肝腸。執手不能辭,淚下沾衣裳。恨無凌風翰,送子還故鄉。
小大扶攜作伴行,歡然戀戀意相傾。信知萬古山頭石,還有人間母子情。
旋植修篁一徑深,蕭然便可滌塵襟。碧移湘浦千梢凈,清借淇園十畝陰。曉檻秋聲風撼玉,空庭寒影月篩金。造門賴有山陰客,酒熟時來伴醉吟。先生活計未全貧,一徑筼筜碧玉新。野趣近依陶令宅,幽姿深隔庾公塵。獨馀世外冰霜操,不逐人間草木春。吏隱何妨成小筑,風流重見竹林人。
一燈傳教后,此地又開山。二室三花里,千峰萬木間。香臺攜鶴上,竹院待云還。既了安心義,何須長閉關。
縱令無目生,不如有心死。惜哉高氏筑,仍作荊卿匕。
本無金屋寵,長作玉階悲。一乖西北麗,寧復城南期。永巷愁無歇,應門閉有時。空勞織素巧,徒為團扇詞。匡床終不共,何由橫自私。
步屧響金鰲,江靈訝太豪。四圍云境界,萬頃煙波濤。雁外日光闊,鷗邊天宇高。蛟龍助詩興,翻雨上蘅皋。
心事從來不愧天,操持金石信同堅。山光水色青云外,歸傍東吳作散仙。
競渡旗翻日腳低,鼓雷棹雨沸烝黎。卻遺佳節屬箕子,楚客魂歸今尚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