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輝老
八十空門侶,如君有幾僧。
眼明非服藥,身健不扶藤。
云綴搜吟筆,花紛說戒燈。
小師親得法,新度碓頭能。
八十空門侶,如君有幾僧。
眼明非服藥,身健不扶藤。
云綴搜吟筆,花紛說戒燈。
小師親得法,新度碓頭能。
八十歲的佛門伴侶,像您這樣的僧人能有幾個呢。您眼神明亮不是因為服用了藥物,身體康健也不用拄著拐杖。云朵仿佛點綴著您吟詩的筆,花朵紛紛圍繞著您講戒的燈。您的小徒弟親得您的佛法真傳,新剃度的碓頭能也很有慧根。
空門侶:佛門中的同伴。
搜吟筆:吟詩的筆。
說戒燈:講戒時的燈,這里象征講戒的場景。
小師:指年輕的僧人。
新度:新剃度的僧人。碓頭能:人名,是新剃度的僧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與佛門交往過程中,結識了輝老這位八十歲的高僧,被其健康的身體和高深的佛法所打動,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他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輝老這位高僧,突出其健康和修為。特點是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以簡潔的文字勾勒出輝老的形象和佛門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與佛門的交流以及對佛門文化的關注。
病起朝天果未遲,出門剛遇鳳來時。兩山居士何如喜,一飲從教累百卮。
茶疏緣睡少。卻是后生王介甫,不曾攜妓涴東山。
晞發來憑一曲欄,夕陽無語寺鐘殘。浮鷗煙水隨天盡,歸雁蘆汀作意寒。浩蕩秋情幾洄洑,倉皇人事有波瀾。邇來無奈塵勞感,九月衣裳欲辦難。
波羅蜜樹滿城闉,銅鼓聲喧夜賽神。黃帽葛衣墟市客,青裙錦帶冶游人。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梨花。
萬里求師踰絕海,齒發漸非心不改。東土山川異昔游,中朝師法今猶在。故山弟子憶歸期,摩挲西指蒼松枝。南宗密印已親授,莫道大唐國里無禪師。
秋來開幾叢,宛見晉人風。折向東屏笑,樽中酒可空。
揭石倦尋龜背螯,溪頭坐看碧天高。篁梢久備欣欣意,只待微風小動搖。
印顆初封馬在庭,杖藜猶傍竹邊行。老兵莫漫催人去,且聽幽禽說晚晴。
世事使余心老,文章使我心寒。魚將吞海蟻吞山,可笑從前癡膽。花有花無皆樹,隨高隨矮皆椽。轉頭樹屋兩空然,借我蓮房一院。
晨夕習幽棲,首夏變云物。幽棲歷見聞,云物有伸屈。芳草尚春馀,光煙遺髣髴。移榻就前窗,預待涼薰欻。愉悅通昔懷,世心難相怫。高臥見羲皇,曲肱睨簪紱。興言千載人,一室何沕沕。圣逸雖不同,所樂同披拂。庶幾斯樂存,時開終古郁。
層樓風雨一登臨,把酒重論十載心。楚客豈須疑白璧,鮑山堪自見黃金。褰帷上國風霜滿,伏枕中原日月深。忽憶明光曾共被,那知萍梗到于今。
櫻桃花發向陽枝,便覺韶光暗有期。明日重來應熳爛,雙柑斗酒聽黃鸝。
層軒蔭嘉樹,素月流青空。珠光激翠羽,綺麗難為容。起步下中庭,徘徊西復東。童子訝我然,竊語窺窗櫳。焦枯望霖雨,隆蘊思泠風。鯈魚濠梁上,豈識蒙莊翁。
西陵花深處,舊是情人路。湖船不出湖,愿歡尋故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