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十日小園桂香清甚招同僚吟賞憶劉判官葉令君
日出理簿書,夜常秉燭歸。不知花開謝,間關園鳥啼。
朅來巾峰下,三度著秋衣。丹桂立西風,明年開向誰。
俗吏癡已甚,騷人貌難追。坐中金蘭契,蕭爽芙蓉姿。
酒漓飲不醉,取歡在琴詩。村落有貧民,攔道訴寒饑。
官涂一笑過,念此令人悲。賢哉二大夫,露宿東西溪。
日出理簿書,夜常秉燭歸。不知花開謝,間關園鳥啼。
朅來巾峰下,三度著秋衣。丹桂立西風,明年開向誰。
俗吏癡已甚,騷人貌難追。坐中金蘭契,蕭爽芙蓉姿。
酒漓飲不醉,取歡在琴詩。村落有貧民,攔道訴寒饑。
官涂一笑過,念此令人悲。賢哉二大夫,露宿東西溪。
白天處理公文,夜晚常持燭而歸。都不知道花開花謝,只聽見園中小鳥啼叫。來到巾峰之下,已經三次換上秋衣。丹桂在西風中挺立,明年又會開給誰看呢。庸俗的官吏愚笨至極,詩人的風姿難以企及。座中都是志同道合的好友,有著瀟灑清爽如芙蓉般的姿態。飲酒微醺卻未醉,歡樂都在琴音和詩韻里。村落中有貧苦百姓,攔道訴說寒冷饑餓。當官的一笑而過,想到這些真讓人悲傷。賢能的兩位大夫,在東西溪邊露天而宿。
理簿書:處理公文。
間關:形容鳥叫聲婉轉。
朅來:來到。
金蘭契: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蕭爽:瀟灑清爽。
官涂:仕途,當官的經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存在貧富差距,普通百姓生活困苦,而部分官吏卻漠視百姓疾苦。詩人可能在處理政務過程中,看到了這些社會現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不公,贊揚賢能之士。它的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生活場景與社會現實的描寫展現主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人文關懷。
悅懌遂還心,踴躍貪至勤。鳴雞戒征路,暮息落日分。急流騰飛沫,回風起江濆。孤獸啼夜侶,離鴻噪霜群。物哀心交橫,聲切思紛紜。嘆慨訴同旅,美人無相聞。
三三兩兩暮春前,點也曾蒙一喟然。撥破煙云來弄月,卻疑塵骨換流泉。薰蒸此氣真堪愛,感應之機可浪言。翠竹疏松回晚照,暖風吹我過前川。
無數灞陵橋畔。離人淚染。一生空自管銷魂,只贏得、腰肢軟。陌上欄頭長見。翠絲分線。和煙幾度蕩斜暉,誤紫燕、歸來晚。
豈不畏霜露,笯中且勿驚。向南徒有意,留客枉多情。買恨金錢少,餐愁匕箸輕。不教憐復損,為盡對啼聲。
種樹邊茅宇,拋書滿石床。林居慚束帶,晝坐憶含香。土木形骸拙,江湖憂思長。秋來頻對客,山桂挹寒漿。
三十年前江漢上,清風瀟灑共襟期。折蘭閒詠離騷賦,看竹頻過孝感祠。已幸兩京重論舊,何堪萬里又分岐。故人相遇應相問,為道非才負圣時。
短檠心醉養生篇,擬筑高峰看逝川。野性合休林下鞅,枯腸常愧飲中仙?;莆词亲笤牛⑾葻╊櫳龠B。何處羽衣從漫汗,君山千仞水如天。心醉微言九九篇,浩如滄海翕支川。著書柱史家傳道,辟谷留侯世學仙。蠹簡倦推三豕渡,長弓那解兩禽連。極知無用宜幽隱,杜曲無田擬問天。
太史瑚璉姿,葆真鏟光相。與余一談秇,瀟灑神俱王。傾蓋豈必深,慨焉成辨謗。蘊籍叔度流,縱橫東京上。疏草就磨滅,苦心將誰向。
院靜日長花氣暖。一簇嬌紅,得見春深淺。風送生香來近遠。笑聲只在秋千畔。目力未窮腸已斷。一寸芳心,更逐游絲亂。朱戶對開簾卷半。日斜江上春風晚。
漢宮初進美人歌,一日春暉到綺羅。漫向玉階啼粉淚,試開金篋理妝螺。從登豹輦銜恩甚,特賜鸞箋命藻多??偸窍嗳缒塬I賦,文園歸后奈君何。
驚飆旋起沙飛白?;拇宥喾N葵和麥。客路萬山長。馬嘶秋日黃。碎挼香菊嗅。愁讓重陽酒。薄暮易凝思。人間消息遲。
洞門斜日照金潭,千尺藤蘿掛石龕。騎馬獨來高處望,滿山松柏似江南。
冰姿飄盡高樓笛,霜條夜染榴裙色?;鹬闅v亂綴芳叢,紅綃步障圍春風。流鶯相向如啼血,王母桃花羞不發。羅浮美人朱顏開,競將紅袖送春杯。珠簾半捲胭脂雨,紫燕飛來不知處。
人物寂寥甚,天心分付誰。禦戎傷畜縮,講學病支離。吏橫民重足,時危命一絲。若人天亦靳,撫事轉傷悲。
游得禪心事事休,滿將風月載扁舟。已窮海水不到處,又訪云山欲盡頭。燁燁紫芝鋪曉露,飛飛紅葉點深秋。人間境界知多少,更許浮生幾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