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倉用后村韻 其二
鯤橫學海孰知修,萬卷胸中古索丘。
滂喜澄清真有志,籍違禮法亦如讎。
發棠事亟聊行錦,活國忠存待借籌。
圣要直臣流俗憚,會須覽鏡說韓休。
鯤橫學海孰知修,萬卷胸中古索丘。
滂喜澄清真有志,籍違禮法亦如讎。
發棠事亟聊行錦,活國忠存待借籌。
圣要直臣流俗憚,會須覽鏡說韓休。
你如鯤鵬橫越大海,誰能知曉你的才學高深,胸中藏有萬卷書,探究古代學問。你像范滂一樣有志于澄清天下,又像阮籍那樣對違背禮法之事視為仇敵。發放糧食救急你如著錦前行,心懷救國忠心等待為國家出謀劃策。圣上需要正直之臣,但流俗之人忌憚,你應當像韓休一樣,攬鏡自照,堅守正直。
鯤:傳說中的大魚,這里比喻有才華、有志向的人。修:長,引申為才學高深。
索丘:探究古代學問。
滂:指范滂,東漢人,以澄清天下為己任。
籍:指阮籍,魏晉時期文人,蔑視禮法。讎:仇敵。
發棠:指發放糧食救濟百姓。行錦:如著錦前行,有風光之意。
借籌:指為人出謀劃策。
韓休:唐玄宗時宰相,以正直敢諫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后村是劉克莊的號,詩人用劉克莊的韻來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有一定問題需要解決,詩人友人徐倉有才華和志向,詩人借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和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友人徐倉的才學和品格,期望他能為國家效力。特點是用典豐富,增強詩歌表現力。在文學上體現了送別詩中對友人積極鼓勵和期許的常見主題。
誰言廣陵散,便逐嵇生逝。小作三日思,歸鴻渺然至。
白云不須山,滄洲不須海。所以吏隱人,跡混心不改。浮沉任波色,舒卷依天籟。寄言采芳者,杜若青猶在。
無故干戈動,元元骨未寒。屠民兵最勇,御侮將偏難。厚重懷周勃,糊涂笑呂端。誰能誅酷吏,功甚破烏桓。
聞道君歸湘水東,經行長在白云中。詩成天柱峰頭月,酒醒朱陵洞里風。舊學難酬香一瓣,流年誰管鬢雙蓬。書來為指誵誤處,不涉言詮不落空。
自得丘中賞,難為世上傳。千家帶喬木,百道響流泉。竹引青龍過,花邀白鶴眠。君非采樵客,安問斧柯年。
清溪百尺玉為橋,橋下行行輦路遙。天設山河多壯麗,宸游宮闕更岧峣。丕承正擬尊周武,遐壽徒聞祝帝堯。落盡微臣哀痛淚,西風松柏雨瀟瀟。
桂江水高三尺強,秋來鴻雁相回翔。鳴橈捩柁亦何意,楓葉蘆花俱可傷。蒼梧望斷粵云白,滄浪歌罷湘煙長。會須萬里去寥廓,嗟爾罻羅空自張。
簾月橫西影,殘宵送客歸。曲心酬顧誤,半臂慎求衣。歌館城隅列,妝樓水氣肥。蘇公如夢蝶,莫擬過鄰飛。
猗彼幽蘭花,春黃而秋紫。顏色能隨時,所以媚君子。
梅隴休沐客途殊,犯曉情如訪泗洙。楊柳再來思雨雪,冰霜先自染髭須。漸肥劉備輕三顧,失路陶朱隔五湖。謬算半生帷幄里,幾人同學共踟躕。
白龜擺脫泥涂辱,步入金蓮佛道場。玉水迸流山石裂,有靈初不為刳腸。
煙冷隋宮草木秋,屏山分翠接江流。片云不隔長蘆寺,夜半鐘聲敲客愁。
上之回,自回中。隴山晴,秋云空。上之回,自終南。罷期門,調云驂。上之回,自岱宮。帶三觀,盤六龍。上之回,自汾河。泛樓船,橫棹歌。上之回,自灊岳。射赤蛟,導神雀。上之回,自大宛。駕龍駒,飛鳳幰。居九重,垂衣裳。一人端拱,千祀無疆。
褰帷露冕更停輪,渺渺旌麾入瘴云。異境盡憑詩寫去,郡僚爭喜得新聞。桄榔林里便為家,白首那曾識使華。莫說蠻村與黎洞,郡人觀睹亦咨嗟。
江南有妙妓,時則應璿樞。月暈蘆灰缺,秋還懸炭枯。含丹和九轉,芳樹蔭千株。何辭天后誚,終是列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