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田間見新秧作
新秧成段見連連,風弄輕柔雨后鮮。
細出水如青縷線,平鋪田似綠毛氈。
國貧民困憂無日,身遠心存冀有年。
試問維魚誰入夢,牧童三五澗頭眠。
新秧成段見連連,風弄輕柔雨后鮮。
細出水如青縷線,平鋪田似綠毛氈。
國貧民困憂無日,身遠心存冀有年。
試問維魚誰入夢,牧童三五澗頭眠。
新插的秧苗一段段接連不斷,在微風中姿態輕柔,雨后顯得格外鮮嫩。細細的水流從秧苗間流出,就像青色的絲線,平整的稻田好似綠色的毛氈。國家貧困百姓困苦,我整日憂愁,雖身處偏遠之地,心中仍希望能有好年景。試問誰會夢到豐收的景象呢?只有三五個牧童在山澗邊沉睡。
連連:接連不斷的樣子。
弄:擺弄,這里指風吹動。
冀:希望。
有年:豐收之年。
維魚入夢:出自《詩經·小雅·無羊》“眾維魚矣,實維豐年”,古人認為夢見魚是豐年的征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國貧民困憂無日”可推測,當時社會處于國家貧困、百姓生活艱難的時期。詩人可能身處偏遠之地,看到新秧生長的田園景象,聯想到國家和百姓的命運,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田園風光表達對國貧民困的憂慮和對豐年的期盼。其特點是將自然之景與內心情感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從來君子固難群,縱遇驚雷寂不聞。住世無方難任意,知天有道或酬勤。偶將覆雨翻云手,來著披肝瀝膽文。今日維摩殊病已,一街燈火照紛紛。
野寺青霄畔,攀厓扣法堂。山鋪平野闊,江繞大都長。鑿石開花塢,梯云架竹房。城中車馬客,誰解就荒涼。
聞君素志樂耕耘,況是能詩趣不群。覓句想吟西嶺雪,把鋤長帶北山云。秋來散發乘涼吹,草閣分題倚夕曛。拄杖幾時來看竹,落花飛絮正紛紛。
昨宵風雪阻嚴程,今日前途喜復晴。萍水襟期成汗漫,鴻泥蹤跡尚分明。舊游乍覺三秋遠,歸路真誇五兩輕。海上閒鷗迎野老,向來塵席任誰爭。
十載江心頗絕俗,琉璃泉水清心腹。無生妙法喜常聞,李杜詩篇曾屢讀。孤嶼嶼頭棟宇飛,雙峰峰頂浮屠矗。樹梢風動鷺爭喧,江浦潮生鷗相逐。苔院幽深客鼓琴,蔬園空闊僧栽竹。謝公亭畔青草青,浩然樓前綠楊綠。九旬春光誰為留,百年世事如轉轂。何況古人秉燭游,浮生歡樂愁不足。
昔為歌舞地,今為爭戰場。與君騎瘦馬,聯轡蹋斜陽。荒草侵合路,苦蒿生過墻。遙憐鮑明遠,詞賦最凄涼。
年年無酒對新秋,辜負涼天懶出游。想得故人憐我病,故分巖桂洗窮愁。掃除炎暑脫氛埃,色似菊花香似梅。知是西風要清賞,少留陰雨候晴開。
漢代多豪族,恩深益驕逸。走馬踏殺人,街吏不敢詰。紅樓宴青春,數里望云蔚。金缸焰勝晝,不畏落暉疾。美人盡如月,南威莫能匹。芙蓉自天來,不向水中出。飛瓊奏云和,碧簫吹鳳質。唯恨魯陽死,無人駐白日。
栩然清夢繞芳蘭,逆旅天教識鳳鸞。一榻既因徐孺設,綠琴來對子期彈。下喉久厭江瑤柱,入手欣逢銅彈丸。既悟詩人最佳處,肯誇淫潦卷狂瀾。
舟行無休期,晨夜涉風水。蹈越入吳鄉,乘楚造齊鄙。逗浦波尚險,即陸路才砥。依稀見州郭,倉皇問官邸。土墻訝半頹,草屋驚全圮。所幸民俗淳,稍使客情喜。北來既旬月,西去尚幾里。嚴程謂已近,危涂方始此。沮洳浩茫茫,菅茅復靡靡。幽燕去魂斷,伊洛望心死。日暮坐空床,浩然念枌梓。
野性由來不入群,歷階穿竇恣紛紛。主人自有茅廬在,好去山中吠白云。
燈暈暖猶輕,晴云晚愈明。空山無雀噪,融雪悄流聲。
吾子別來驚幾載,相逢彼此問平安。鯉魚甘旨慈親樂,烏鳥私情祖母歡。英物已知能跨灶,老生尚及慶彈冠。河梁執別還申戒,從善如登信獨難。
邂逅相逢興獨豪,平原十日醉葡萄。風前忽奏陽關曲,別淚千行墮寶刀。
錢塘江頭點行軍,大艘金鼓聲殷殷。千里萬里雞犬絕,杳杳南國深蠻云。蠻邦父母苦不仁,九重天子深無聞。草間弄兵本鋤梃,聚力四萬稱孤君。皇華遣使宣主恩,橫草未立終童勛。閩南總戎賜斧鉞,紫髯一拂清妖棼。六駮生來食虎尊,猛虎雖猛寧同群。于乎猛虎雖猛寧同群,城狐社鼠何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