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二疏
祖帳都門外,賢哉惜二疏。
史留名不朽,古善畫何如。
張幕班離席,歸裝問故居。
辭官兩賢傅,送客幾華車。
帝眷慇懃在,臣慙老病余。
重來甘降秩,時為子房噓。
祖帳都門外,賢哉惜二疏。
史留名不朽,古善畫何如。
張幕班離席,歸裝問故居。
辭官兩賢傅,送客幾華車。
帝眷慇懃在,臣慙老病余。
重來甘降秩,時為子房噓。
在都城門外設置了餞行的帳幕,人們稱贊珍惜二疏這樣的賢才。他們的名字在史書上流傳不朽,古代擅長繪畫的人又怎能描繪出他們的風采。張開帷幕安排了離別的宴席,詢問他們歸鄉的行裝和故居情況。兩位賢明的太傅辭官歸去,送行的有好多華麗的車輛。皇帝的眷顧之情殷切還在,臣子慚愧自己年老多病。再次歸來甘愿降低官階,當時人們都為他們像贊嘆張良一樣發出感慨。
祖帳:古代送人遠行,在郊外路旁設帳餞別。
二疏:指西漢的疏廣與疏受叔侄二人,他們同時為太子師傅,后同時稱病辭官,世人賢之。
慇懃:即殷勤,情意懇切。
降秩:降低官階。
子房:張良,字子房,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后功成身退。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目睹類似二疏辭官歸鄉的送別場景時。二疏的故事在歷史上是賢才功成身退的典范,當時社會可能也存在官員辭官等情況,作者借此表達對賢才的贊美和對這種行為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二疏的賢德和辭官之舉。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賢才和辭官行為的一種態度。
舉觴自起勸西風,吹盡千林木葉紅。遮斷前山渾不見,恐妨極目送飛鴻。
入直三朝禮遇隆,蛾眉害寵譖偏工。鑿江豈必通無益,試卷如何讀不公。異議窮兵踰絕徼,苦心奪嫡護儲宮。漢王法死占城棄,應吊忠魂積雪中。
剪剪東風侵繡戶。吹綠苔痕,還又吹輕絮。蝴蝶翩躚飛不去。十分春色將如許。燕子呢喃花外語。商略芳春,明日歸何處。檐底蛛絲千萬縷。玲瓏欲罥斜陽住。
峽口猿啼月影殘,滿林風露怯衣單。平明行盡山頭路,無數奇峰馬上看。
神鯉困泥沙,身命亦何輕。風雷一朝會,飛騰眾所驚。盲俗無定見,毀譽隨時更。昔日讒譖子,身貴來佳名。君當效鸞鶴,奮翼起高鳴。郁郁守蓬蓽,誰能諒其誠。
未雨馀寒力尚嚴,巖前蚤見摘纖纖。初嘗似帶蓮心苦,回味寧輸崖蜜甜。渴想清香凝燕寢,更馀黃卷亂牙簽。一甌幸入春風手,微草從今價亦添。采得蓮心苦更嚴,青裙白面退尖纖。竹軒旋碾香塵散,槐夢初回齒頰甜。況是澄泉元帶錫,自應佳句合編簽。直須陪侍揮談麈,習習清風兩腋添。
微風十里飏紅塵,寶馬香車過往頻。云斂三霄捧華月,鐙明萬戶鬧重闉。紛紛絲管良宵永,隱隱樓臺淑氣新。游戲長衢冠蓋客,不知誰是上書人。
詩人例窮無可佳,借蔬貸粟東西家。胸中一字不療餒,奈此滿篋皆云霞。郛郎之貧亦相似,眼高視世如空花。兩翁相值且相煦,薄糝藜羹終勝茶。
西風起兮,落葉黃兮,黍稷香兮。擊空明兮,溯流光兮,天一方兮。彼美人兮,遙相望兮,彼蒼茫兮。系孤舟兮,蓼花傍兮,啼寒螀兮。
雨后松陵道,西風吹布袍。帆飛秋水闊,雁度暮云高。野店乞殘火,行廚進濁醪。微吟殘照里,獨坐檢離騷。揚舲過笠澤,回望是姑蘇。驛路分南北,煙帆半有無。孤城臨巨浸,平野插浮圖。今夜長橋月,清光映玉壺。
避驄不記是何年,折節邀賓意獨偏。席下溪聲長??,雨中蘿色凈娟娟。問多奇字今無酒,撫亦孤琴久不弦。江左仲言稱上駟,風流誰得共櫜鞬。
曉月朦朧似云侵,誰知頭白舊傷心。不離眷屬尤清凈,好語梵天夢一尋。
晚秋逢霽景,山寺恣幽尋。霜樹丹猶淺,寒潭碧正深。竹壚鴻漸茗,松榻穎師琴。亭上還高眺,悠然萬古心。龍阜秋云外,微茫徑可尋。鷗情滄渚遠,松影白云深。風逼重陽帽,泉流太古琴。草亭春色遠,猶是浴沂心。
宣南朋舊近相聞,祇剩荷華尚識君。詩里麒麟原有閣,臺中麋鹿久為群。禪心坐到茶煙直,花氣濃于艾納薰。舉扇不知塵集此,西山拄笏便論文。
南園地性惡,雙柏不得長。蓬麻春始生,今已滿一丈。柏生嗟幾年,失意自悽愴。有子壓枝低,已老非少壯。尤柏柏已冤,尤地亦恐妄。兩既無所尤,高枝幾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