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
今夜關山月,偏能照馬鞍。
盧龍征戍客,圓缺幾回看。
遙想金閨里,應悲玉露寒。
黃沙三萬里,何日是長安。
今夜關山月,偏能照馬鞍。
盧龍征戍客,圓缺幾回看。
遙想金閨里,應悲玉露寒。
黃沙三萬里,何日是長安。
今晚這關山上的明月,偏偏能照到征人的馬鞍。盧龍那邊的守邊將士,已看過月亮圓缺幾回了。遙想家中的妻子,應該正悲嘆秋夜的寒涼。這黃沙綿延三萬里,何時才能回到長安。
關山月:古樂府舊題,多寫征戍離別之情。
盧龍:古塞名,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是當時的邊防要地。
金閨:指閨中女子,代指征人的妻子。
玉露:秋露。
長安:這里代指故鄉。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唐朝邊塞戰爭頻繁時期,大量士兵被派往邊疆戍守。詩人站在征人的角度,描繪他們在邊塞的生活和思鄉之情。當時社會,邊塞戰事不斷,征人長期離家,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愈發濃烈。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征人的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實景與想象結合,生動展現征人內心世界。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邊塞征人生活與情感的典型詩作。
度拜稽首,廟于元龜。
既祃既類,于社是宜。
金節煌煌,錫盾雕戈。
犀甲熊旗,威命是荷。
朝蠅不須驅,暮蚊不可拍。
蠅蚊滿八區,可盡與相格。
得時能幾時,與汝恣啖咋。
涼風九月到,掃不見蹤跡。
丘山仰德耀,天路下征騑。
夢喜三刀近,書嫌五載違。
凝情江月落,屬思嶺云飛。
會入司徒府,還邀周掾歸。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
來人望金剎,講席繞香壇。
虎嘯夜林動,鼉鳴秋澗寒。
眾音徒起滅,心在凈中觀。
我有一池水,蒲葦生其間。
蟲魚沸相嚼,日夜不得閑。
我初往觀之,其后益不觀。
觀之亂我意,不如不觀完。
用將濟諸人,舍得業孔顏。
百年詎幾時,君子不可閑。
海天殺氣薄,蠻軍步伍囂。
林紅葉盡變,原黑草初燒。
圍合繁鉦息,禽興大斾搖。
張羅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鷹慮奮迅,驚鹿時跼跳。
瘴云四面起,臘雪半空消。
箭頭余鵠血,鞍傍見雉翹。
日暮還城邑,金笳發麗譙。
寂寥照鏡臺,遺基古南陽。
真人昔來游,翠鳳相隨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貯椒房。
豈無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跡。
羸形可輿致,佳觀安事擲。
即此南坂下,久聞有水石。
拕舟入其間,溪流正清激。
隨波吾未能,峻瀨乍可刺。
鷺起若導吾,前飛數十尺。
亭亭柳帶沙,團團松冠壁。
歸時還盡夜,誰謂非事役。
櫻桃千萬枝,照耀如雪天。
王孫?其下,隔水疑神仙。
宿露發清香,初陽動暄妍。
妖姬滿髻插,酒客折枝傳。
同此賞芳月,幾人有華筵。
杯行勿遽辭,好醉逸三年。
邑邑何邑邑,長沙地卑濕。
樓上見春多,花前恨風急。
猿愁腸斷呌,鶴病翹趾立。
牛衣獨自眠,誰哀仲卿泣。
度拜稽首,出次于東。
天子餞之,罍斝是崇。
鼎臑俎胾,五獻百籩。
凡百卿士,班以周旋。
鵲鳴聲楂楂,烏噪聲擭擭。
爭鬬庭宇間,持身博彈射。
黃鵠能忍饑,兩翅久不擘。
蒼蒼云海路,歲晚將無獲。
美人河岳靈,家本滎水??。門承若蘭族,身蘊如瓊文。
早折青桂枝,俯窺鴻鵠群。邇來丹霄姿,遠逐蒼梧云。
有伊光鑒人,惜茲瑤蕙薰。中酣前激昂,四座同氛氳。
海郡梅霪晴,山郵炎景曛。回翔罷南游,鳴唳期西聞。
秦塞鸞鳳征,越江云雨分。從茲一別離,佇致如堯君。
不出孤峰上,人間四十秋。
視身如傳舍,閱世似東流。
法為因緣立,心從次第修。
中宵問真偈,有住是吾憂。
帝眎民情,匪幽匪明。慘或在腹,已如色聲。亦無動威,亦無止力。弗動弗止,惟民之極。
帝懷民眎,乃降明德。乃生明翼,明翼者何。迺房迺杜,惟房與杜。實為民路,迺定天子。迺開萬國,萬國既分。迺釋蠹民,迺學與仕。迺播與食,迺器與用。迺貨與通,有作有遷。無遷無作,士實蕩蕩。農實董董,工實蒙蒙。賈實融融,左右惟一。出入惟同,攝儀以引。以遵以肆,其風既流。品物載休,惟天子守。
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乃二公之祿,二公行矣。弗敢憂縱,是獲憂共。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獲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則,四夷是則,永懷不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