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履以薛宰書見訪
游歷江湖久,刊詩已百篇。
梅花曾共笑,楊葉不難穿。
樸厚如翁好,推敲何處傳。
雀羅空自愧,為我謝琴仙。
游歷江湖久,刊詩已百篇。
梅花曾共笑,楊葉不難穿。
樸厚如翁好,推敲何處傳。
雀羅空自愧,為我謝琴仙。
你長久地游歷江湖,已經(jīng)刊印了上百篇詩作。曾與梅花一同歡笑,箭術高超能輕易射中楊葉。你為人樸實忠厚,這樣的品質真好,只是不知你推敲詩句的佳話何處流傳。我這里門可羅雀,自己深感慚愧,煩你替我向琴仙轉達問候。
刊詩:刊印詩作。
梅花曾共笑:可能指與友人在賞梅時一同歡笑,體現(xiàn)閑適的生活場景。
楊葉不難穿:典出“百步穿楊”,形容箭術高超。
樸厚:樸實忠厚。
推敲:源自賈島“推敲”的典故,指對詩文的斟酌修改。
雀羅:即門可羅雀,形容門庭冷落。
琴仙:可能是一位友人。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從詩中可知,程君履帶著薛宰的書信來訪,詩人可能當時處于一種生活相對寂寥的狀態(tài),友人的到來引發(fā)了他的感慨,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自身處境的感慨。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風波久厭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檻光。木末端來就詞客,墻頭應是誤行郎。高花大葉宜圖障,淺綠深紅照豆觴。壯觀秋容惟有此,霜邊倒盡雨邊荒。
吹殘池面旆中央,幻出臺前艷粉光。衣典欲催愁杜老,鬢霜難拒笑潘郎。風來尚恐波生陸,暑退猶疑葉可觴。擬種陶朱三百樹,廣文茅屋未應荒。
駕雞棲尾隼輿行,取次亭臺若幻成。
五畝季方榮獨樂,一麾侯豈厭承明。
芳時別駕聯(lián)鑣出,歸晚華燈夾道迎。
留得廣平春卻否,傳聞已有璽書旌。
遠聞林侍御,一夢掩泉宮。隴樹猶森柏,山靈已避驄。禍消未萌際,勇退急流中。無限憂時淚,因君泣未窮。
云掩前星位,人心去就間。惟公上封事,深斥柄臣奸。灞上空留說,梁王竟出關。大功安社稷,瞻望孰能班。
解綬歸田日,相呼在驛樓。共嗟臨水別,真作此生休。忽得莆中問,今為地下游。空揮兩行淚,寄與海波流。
酸風射眸子,南望淚盈襟。曾枉下車揖,敢同行路心。只雞千里吊,匹馬萬山深。此意未能遂,凄涼轉不禁。
繩愆共所職,下士出常情。茶譜羞充貢,醫(yī)方欲衛(wèi)生。人間不久住,世外若為行。想溘埃風起,乘云掩上征。
日南有歸客,問訊珊瑚枝。
海水深不測,飄零無反時。
相見既無端,相憶無與知。
唯持憔悴心,畢命以為期。
雨馀廬阜連天碧,
公退鈴齋盡日閑。
為報二三佳客道,
速須蠟屐共登山。
東里素帷猶未徹,
南鄰丹旐又新懸。
衡門蝸舍自慚愧,
收得身來已五年。
蓬壺萬里已曾經(jīng),水淺南溟又北溟。何日海山攜兩袖,西風吹上落帆亭!
孤島兵爭似井陘,沈淪化外一周星。沼吳報越英雄事,說與蓬萊海客聽。
國破家亡鬢總皤,
一囊詩畫作頭陀。
橫涂豎抹千千幅,
墨點無多淚點多!
陟陟沖云路,行行度石橋。
月光分樹影,嵐氣合山腰。
獨步乾坤靜,浩歌海岳搖。
水晶仙界近,應須到上霄。
相約具區(qū)作勝游,無邊景物足銷愁。
遠山近水都宜畫,細雨斜風又釀秋。
空羨高蹤浮一舸,尚余壯志擊中流。
不須惆悵興亡事,且盡清歡互唱酬。
沉檀香植在天涯,
賤等荊衡水面槎。
何必為槽飼雞犬,
不如煨燼向豪家。
落日紅云帶鳥飛,
重來登眺坐松扉。
秋林寒渚千村晚,
山寺無人月送歸。
楊岐栗棘蓬,
趙州殿里底。
一句當機裂萬差,
盡大地人扶不起。
肉白紅頭項摻青,
頭粗腳壯齒如針。
這般蟲子非容易,
九遍交鋒十次贏。
深堂高閣啟清風,
舟泛荷香柳影中。
日月待公逃暑飲,
官無拘檢是琳宮。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