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
反袂傷麟后,凄涼舊日壇。
尚為人愛惜,不使杏雕殘。
葉映緇林好,枝橫泗水寒。
一從梁木去,多把落花看。
自昔棠思召,于今木有韓。
遙知槐并并,根古似龍蟠。
反袂傷麟后,凄涼舊日壇。
尚為人愛惜,不使杏雕殘。
葉映緇林好,枝橫泗水寒。
一從梁木去,多把落花看。
自昔棠思召,于今木有韓。
遙知槐并并,根古似龍蟠。
孔子感傷麒麟出現(xiàn)卻遭捕殺后,舊日的杏壇一片凄涼。人們依然愛惜它,不讓杏樹凋零殘敗。葉子映襯著佛寺十分美好,樹枝橫斜在泗水之上透著寒意。自從孔子逝去,人們常常看著落花感慨。往昔人們懷念召公的甘棠樹,如今也有對韓氏樹木的追思。遙想那并排的槐樹,古老的樹根如同龍蟠一樣。
反袂傷麟:相傳孔子見人捕獲麒麟,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反袂掩面而哭泣,感傷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袂,衣袖。
緇林:佛寺。
泗水:水名,在今山東省,孔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
梁木去:指孔子去世。《禮記·檀弓上》記載,孔子曾唱“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棠思召:西周召公曾在甘棠樹下處理政事,后人懷念他,作《甘棠》一詩。
木有韓:可能指與韓氏相關的樹木,有紀念意義。
槐并并:指并排的槐樹。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杏壇是他講學的地方。詩人可能是在游覽杏壇時,緬懷孔子的事跡和思想,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對儒家文化依然尊崇,詩人通過詩歌表達對孔子的敬意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追思。
這首詩以杏壇為主題,通過描寫杏壇的現(xiàn)狀和相關典故,表達了對孔子的懷念。詩歌意境凄涼,情感深沉,運用典故豐富了內(nèi)涵,在文學上展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敬意,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試學鴟夷物外情,水云空闊釣舟橫。從來用盡無高策,浪得歸湖范蠡名。
借子翩翩果下駒,春原隨處小踟躕。可能炙背春風里,臥把青銅摘頷須。
澹澹波光漠漠天,汀蒲沙柳故依然。驅(qū)馳未卜宜瓜地,貧病猶營種秫田。杜宇聲殘花似雪,鵓鳩啼急雨如煙。朋游共棄嵇生懶,誰棹江湖載酒船。
凌晨鳴兩飏霏微,過曙輕陰散曉暉。一入名山堪掛綬,況逢勝侶與褰衣。草間石訝群羊起,林際風邀獨鳥歸。醉倚僧筇忘去晚,滿村云霧失郊扉。
四面溪山如畫里,扁舟南下更悠哉。薰風五月常先到,梅花一枝偏早開。茅作小齋俱背水,月臨午夜獨登臺。朝宗萬派俱通海,遙向鄱陽一脈來。
仙苑春濃,小桃開,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輕暖輕寒,漸近賞花時節(jié)。柳搖臺榭東風軟,簾櫳靜、幽禽調(diào)舌。斷魂遠、閑尋翠徑,頓成愁結(jié)。此恨無人共說。還立盡黃昏,寸心空切。強整繡衾,獨掩朱扉,簟枕為誰鋪設。夜長更漏傳聲遠,紗窗映、銀缸明滅。夢回處,梅梢半籠淡月。
細作香粳粉,光分雪色妍。攤成春餅薄,疊出白環(huán)圓。石蜜香心卷,蘭膏素手煎。玉盤寒具外,此餌及賓先。
山青青兮郁盤,又英英兮白云。藹嘉樹兮顏谷,流瀘水兮澄源。源左右兮上有原田,魚潛泳游兮禾麻秀蕃。谷中之人兮連居接門,一姓盛大兮伯叔弟昆。不斲為飾兮樸之惇,夕還誦弦兮畫行耨耘。嗟嗟夫子兮超哉拔倫,金玉為質(zhì)兮組繡文。握廉秉節(jié)兮服義仁,袆椒茝兮有馥其身。逍搖徜徉兮以秋以春,胡不永世兮溘飄塵。嗟嗟夫子兮身去名存,懷不可見兮空可聞。世紛紛兮華薄群,安得碩人兮永親。空望顏谷兮涕泗沾巾。
東南何處鄭公鄉(xiāng),家近初平萬石羊。蘭質(zhì)當年明桂戶,萱花此日映槐堂。捐金振乏周仁惠,剖玉成名頌義方。黃發(fā)魯宮追燕喜,白眉漢代踵循良。瞻云綵舞疑差曠,捧日丹衷戀獨長。最績已看馳鳳掖,貤恩即擬下龍章。慶馀自合膺皇眷,壽獻何須問越裝。春酒若分王母醞,遠書如接令君香。天邊婺影聯(lián)南極,庭下蘭芬擅眾芳。會引潘輿同赴闕,朝回分惠萬年觴。
梵宮今歷幾春秋,十里松杉石徑幽。率土盡傳禪法象,談空何怪晉風流。茶鐺有焰飛丹鶴,香殿無梁架赤虬。欲到上方無覺處,白云蒼栝共悠悠。
別有一天地,巉巖路不窮。白云扶怪石,碧澗浸寒空。杖屨虛無際,林巒杳靄中。歸途情更慊,習習起東風。
關梁閉,方不巡。合國吹,饗蠟賓。統(tǒng)微陽,究終始。百禮洽,萬祚臻。
已過黃昏更暗些。休將眼力各矜夸。葉黏蛛網(wǎng)猜癡蝶,枝綴蜂巢認朽花。添笑語,莫喧嘩。漸能頭上聽歸鴉。料知老至饒滋味,享有雙瞳黑幕遮。
野塘春水綠生漪,云淡風輕白晝遲。山鳥也憐幽絕景,數(shù)聲啼上綠楊枝。
曩與劉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京師尊貴在朝者,為問誰能踰阿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